“水仙之乡”探警韵,藏蓝初心永不朽
——“重走初心路,青春闽南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
探寻“漳州110”精神密码
7月13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与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联合组成的“重走初心路,青春闽南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漳州110”事迹展览馆与漳州市蓝天救援中心,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水仙之乡”探寻新时代人民警察的精神内核,接受“时代楷模”精神与实践的双重洗礼。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讲解。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詹浩斌供图
在“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内,斑驳的蓝色臂章静静陈列在展柜中。讲解员介绍,这枚臂章见证了37000次出警的雷霆速度。自1990年首创“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承诺,到如今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漳州110”用35年零差评的记录,诠释了“中国警察速度”的深刻内涵。“看到这面褪色的臂章,才真正体会到‘忠诚’二字浸透的汗水与重量。”实践队员吴与同在参观笔记中写道。
图为馆内收藏的臂章。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马致远供图
民生服务案例墙前,泛黄的照片定格着一个个温暖瞬间:民警弯腰背老人过马路的背影、暴雨中托举电缆的身影、深夜路灯下调解纠纷的剪影……这些日常而动人的画面,让队员们对警察职业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从前总以为破大案才是警察的价值,现在明白,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才是警徽最亮的光。”队员唐嘉良的感慨道出了众人的心声。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展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詹浩斌供图
展厅内,“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誓言铿锵有力。实践队员面向“时代楷模”锦旗整齐列队,认真聆听“漳州110”“忠诚、团结、文明、献身”的传承理念。实践队长林毅表示:“前辈们把青春熔铸成‘110’三个数字,我们这一代要让它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图为实践队员领悟寄语精神。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詹浩斌供图
随后,实践队来到漳州市蓝天救援中心。队员们乘坐救援快艇横渡九龙江,循着救援队的航线重温紧急救援场景。据救援队秘书长游秀容介绍,该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联动“漳州110”,践行“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四有四必”精神,现有正式队员93人、党员17人、预备队员3人、志愿者33人。

图为实践队员在蓝天救援基地合影。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马致远供图
此次活动让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漳州110”不仅是警务改革的时代先锋、更快更灵的时代卫士,更是忠诚为民的时代楷模、时代文明的精神典范。从展览馆到救援中心,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感知,队员们强化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职业信念。大家表示,触摸过的展品、铭记的故事将化作成长养分,助力自己在从警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挥洒青春汗水,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