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承德医学院“习语润心,实践砺行”社会实践服务队承德分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7-17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地考察验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承德医学院“习语润心,实践砺行”社会实践服务队于2025年7月10日赴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师生合影。通讯员 安育函 摄

    在塞罕坝展览馆,讲解员为社会实践服务队的成员们系统讲解了林场三代建设者接续奋斗的创业史,剖析林场碳汇开发水源涵养等生态服务功能,筑牢“守护京津生态屏障”的国家安全意识。这些生态服务功能的背后,正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注脚——通过科学开发碳汇项目、保障下游水源安全,塞罕坝用生态优势换来了可持续的经济价值,让大家直观感受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生共赢


▲图为团队师生参观塞罕坝展览馆。通讯员 袁梦、安育函 摄

    在尚海纪念林,实践队员们聆听了第一代塞罕坝人在此开展马蹄坑机械林大会战的故事。当年,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带领队伍,在艰苦条件下将造林成活率提升至96%,开创国内机械种植针叶树的先河,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助力百姓增收。这份“双赢”恰恰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茂密的森林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更成为带动周边旅游、林下经济的“绿色引擎”,让百姓在守护绿色中尝到了甜头,真正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


▲图为团队师生参观尚海纪念林。通讯员 王昱诺 摄

    在月亮山望海楼,实践队员们聆听了护林员讲述望海楼的值守故事——一代代护林员在这里日夜监测火情、记录生态数据,用数十年坚守守护着百万亩林海。正是这份坚守,让塞罕坝的“绿水青山”得以永续,而这片林海所孕育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正持续转化为滋养一方的“金山银山”,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守护好生态,就是守护住了发展的根基与未来。


▲图为团队师生在林中合影。通讯员 安育函 摄

    本次活动,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坚守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勇于担当,敢于挑战。作为医学生,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挺膺担当”的嘱托,立足专业,让“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火种在知行合一中传递,为绘就美丽中国生态画卷,推动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团队成员在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拱门前合影。通讯员 安育函 摄
 

撰文 | 吕岢洺、徐佳慧
图片 | 袁梦、安育函、王昱诺
审核 | 周帅、路喆雯

作者:王昱诺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