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多元实践筑梦,青春赋能振兴

时间:2025-07-18     阅读:

“凌云织梦”,踏浪前行。7月7日至7月9日,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凌云织梦”实践队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到江西省婺源县开展暑期实践活动。通过红色景点参观、非遗民俗体验、乡村调研直播宣传以及行走的思政课四大板块活动,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乡土大地上书写青春实践篇章,助力乡村振兴。

一、红色旧址寻根,传承革命精神

实践队成员走访红色名村莒莙村,先后前往革命历史纪念馆、皖浙赣红色革命广场等红色地标,开启红色寻根之旅。在莒莙村,斑驳的墙面、古老的建筑,承载着烽火岁月的记忆,队员们踱步其间,聆听当地村民讲述革命故事,感悟先辈们的斗争智慧;踏入革命历史纪念馆,珍贵文物与详实史料,似无声的叙述者,生动还原革命历程,队员们瞻仰英烈事迹,重温入党入团初心;革命广场上,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队员们在旧址前凝神追思,以庄重仪式感与历史对话,让红色基因在心底深深扎根,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纪念馆 宋延旭 摄

二、非遗民俗体验,触摸文化温度

实践队走进清华镇竹安堂油纸伞制作厂,观看非遗传承人制作油纸伞的全过程,从选料、制骨、绘伞面等多个环节,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巧与匠心。一笔一划描绘图案,一圈一绕固定伞骨,当古朴的油纸伞在匠人手中成型,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随后,实践队成员来到油纸伞体验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亲身体验,手腕轻转调整角度,绘制油纸伞面,指尖按压伞骨固定细绳,反复缠绕,借这把伞,传承记载乡土记忆的民俗技艺,让非遗“活”在当下。

图为实践队成员制作油纸伞 曾巍 摄

三、行走思政课堂,锤炼青春担当

“行走的思政课”将理论教学融入乡村实践。实践队把课堂设在红色旧址、田间地头,结合婺源革命历史与乡村振兴实际,开展现场教学。在革命旧址,队员们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春使命”展开讨论,将红色精神与时代责任相联结;沿着田间地垄,队员们聆听曾老师的讲解,边走边学、边悟边行,肩负时代责任,挺膺青春担当,让思政教育从“书本里”走进“实践中”,渲染有担当有作为的青春底色。

图为曾老师给实践队成员讲解 吴子海 摄

四、直播调研相融,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队深入荷田村开展乡村调研,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产业发展、文旅资源现状与需求。同时,队员们化身“乡村文旅推荐官”,利用直播平台,带网友“云游”荷田村,讲解乡村特色风光与文化。镜头里,万亩荷田、森林公园、徽派古村一一呈现,既为荷田文旅引流,又以调研为基、直播为桥,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让青春力量赋能乡土发展。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乡间调研 宋延旭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直播助农 万里洋 摄

此次婺源暑期实践,“凌云织梦”实践队以多元活动为载体,在传承红色基因、守护非遗文化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思政实践、调研直播里锤炼实干本领。既为婺源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也让队员们在实践中实现成长蜕变,用行动书写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青春答卷。

作者:南昌航空大学 邓志勇 苗子俊 吴子海 袁劲洲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