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伊始,淮北师范大学“普法青年先锋队”深入淮北市相山区社区与萧县乡村,开展为期数日的 “三下乡” 反诈普法系列活动。青年学子们以专业知识为笔、以实践行动为墨,在城市社区的凉亭下、乡村地头的葡萄藤间,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 “反诈防护网”,用青春力量筑牢基层安全防线,为基层治理注入鲜活动能。
社区联动:高校智慧破解反诈难题
6 月 30 日至 7 月 1 日,淮北师范大学“普法青年先锋队”首站走进淮北市相山区西街道办事处鹰山社区。团队以 “理论研讨 + 实地宣传” 的闭环模式,构建起 “高校—社区——居民” 三级联动体系。
活动初期,实践团与社区负责人深度对接,细化 “座谈交流 + 户外宣传” 双线方案。座谈会上,队员们结合 “网络刷单”“冒充公检法” 等真实案例,与街道工作人员、居民代表共同剖析电信诈骗新趋势;曾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役老兵结合自身经历,为宣传形式创新提供宝贵建议。夜幕降临,团队返回校园复盘当日流程,针对问卷发放效率、互动环节设计等问题优化次日方案。

次日,社区门口的 “反诈宣传摊” 前人头攒动。百余名居民在 “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 的横幅上郑重签名,流动宣传岗的志愿者们穿梭于摊位间,用通俗语言为老人讲解防骗要点。“看到爷爷奶奶们认真倾听的模样,更懂肩上责任之重。” 志愿者刘浩然的感慨道出队员心声。社区工作人员评价:“青年学子用创新形式为反诈宣传注入青春活力。”
田间普法:法治种子播撒乡村沃土
7 月 14 日至 15 日,淮北师范大学 “普法青年先锋队” 转战萧县,在白土镇张村开启 “城乡接力”。这个以葡萄种植为特色产业的村落,迎来了一群带着法律知识的年轻身影。
14 日,先锋队率先在村委会开展 “反诈进童心” 活动。队员们通过 PPT 宣讲、情景模拟,向村民解析 “投资返利”“保健品骗局” 等乡村高发陷阱;针对儿童群体设计的 “反诈小课堂” 上,小朋友们在 “绘制团队标志”“争当小卫士” 等互动环节中,将 “防骗口诀” 牢记心间。村民王大爷听完讲解后恍然大悟:“原来电话里的‘安全账户’都是圈套,大学生讲得真透亮!”
15 日骄阳似火,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将普法宣传延伸至葡萄种植园。他们结合产业特点,向种植户提醒 “虚假订单”“伪劣农资推销” 等涉农骗局,为务工村民讲解 “刷单兼职”“网络贷款” 的防范要点。从村委会的板凳到葡萄园的田埂,普法青年的脚步遍布村落角落,让法治意识随葡萄藤一同生长。
多点开花:青春力量延伸普法触角
7 月 15 日当天,团队成员还兵分一路前往天长市,在石梁镇与工作人员协同开展防电诈宣传;同时,在 2025 年天长籍在校大学生兼任乡镇(街道)团(工)委副书记暨 “法润青春・‘未’你守护” 天长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启动仪式上,普法青年先锋队队员赵亚夫作为大学生代表表态发言,其余队员同步参与学习,将反诈普法的触角向更广领域延伸。
青春担当:构建反诈宣传长效机制
此次系列活动中,淮师大学子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获得基层广泛认可。各地基层单位一致认为,青年团队带来的不仅是防骗知识,更探索出 “高校赋能基层治理” 的新路径 —— 通过座谈研讨凝聚共识、实地宣传精准触达、复盘优化提升效能的闭环模式,让反诈宣传从 “单向输出” 变为 “双向互动”,从 “一次性活动” 转向 “长效化机制”。
实践团指导老师表示,团队将整理活动中收集的问卷数据与居民建议,形成调研报告,为城乡反诈工作提供参考。“从社区到乡村,从老人到孩童,我们希望让反诈知识覆盖每个群体。” 普法青年先锋队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示了,青年学子正以实际行动践行 “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 的嘱托,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基层治理的第一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