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乡村振兴添“心”翼,北财贸团队在行动

时间:2025-07-21     阅读: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2035年)》中“加强农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心理健康帮扶小队”于2025年7月1日至8月25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李村镇北胡庄村开展了心理健康帮扶实践活动,围绕“五个一”实践任务精准发力,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心”动力。

办好一件惠民实事,守护乡村学生心理健康

  该团队聚焦北胡庄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计划为50名以上学生提供全链条心理帮扶服务,开展至少8场沉浸式心理健康活动,构建“测评-干预-跟踪”的服务闭环。团队运用SCL-90、儿童抑郁量表(CDI)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包含“情绪状态、社交能力、学习适应”三维度的个体心理健康档案。

  同时,设计了《情绪小管家》《请与我拍掌》等主题团体辅导活动,融入“情绪温度计”游戏、校园情景模拟等互动环节,确保每场活动学生参与度不低于90%。针对筛查出的10名以上重点学生,建立“一人一策”干预档案,通过“树洞信箱+谈心角+远程督导”模式提供个性化疏导,目标干预有效率达80%以上。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团体辅导活动。

进行一场主题宣讲,构建心理知识普及体系

  团队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多层级心理健康宣讲,形成“知识传播-认知改变-行为转化”的教育链条。为学生开设“心理成长四阶课程”,涵盖情绪认知启蒙、社交技能训练、心理韧性培养、家庭联动教育等内容,每场活动配套发放《乡村儿童心理自助手册》。

  针对家长,举办2场“走出心理认知误区”专题讲座,纠正“心理问题=性格问题”等错误观念,并建立“家长心理成长群”推送科普内容。为教师组织《乡村学校心理辅导实务》培训,内容包括“学生心理危机识别指标”“课堂正念干预技巧”等,计划培养5名以上通过考核的教师并颁发《校园心理辅导员资格证》。

image.png

  图为学生参与心理测试答题。

开展一次结对共建,打造校村服务共同体

  团队与北胡庄小学、村委会积极开展结对共建,致力于打造“高校专业支撑+乡村基层落地”的协同帮扶模式。与学校共建“心理健康联络站”,配置测评区、咨询区、档案区等标准化功能区域,捐赠含测评量表、团体辅导教具的“心理服务工具箱”。

  联合村委会挂牌“乡村心灵守护计划实践基地”,将心理服务纳入村“关爱留守儿童”年度民生实事清单。组建“校村心理帮扶工作群”,邀请教师、家长、村干部入群,团队每周2次提供在线咨询服务,计划6个月内处理咨询工单30条以上。此外,还与鹿泉区教育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约定每季度开展1次教师进阶培训,建立“高校-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

提出一项务实建议,助力乡村治理提升

  基于前期测评数据与实践经验,团队将形成一系列务实建议,推动心理服务纳入乡村治理。向村委会提交《北胡庄村学生心理健康白皮书》,包含各年级心理问题分布特征、家庭环境影响分析等数据。

  建议将“心理服务经费”纳入村集体经济预算,按每人每年50元标准,用于购买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家长课堂。提议建立“乡村心理服务志愿者库”,培训村医、退休教师等担任“心理观察员”,定期走访高风险家庭。形成《北方村落心理健康帮扶政策建议清单》,涵盖“流动心理咨询车下乡机制”“校村数据共享平台搭建”等6项具体措施,通过鹿泉区政协提案等渠道推动政策转化。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总结实践成果与经验

  实践过程中,团队将全面收集整理各类数据与资料,撰写详细的调研报告。报告将包含《北胡庄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分析报告》,其中有SPSS统计图表、各维度得分百分位图等;《乡村心理健康帮扶项目成果集》,收录20个典型个案干预过程、学生绘画作品对比、家长感谢信等;以及《“请与我击掌”心理活动存据集》,记录团体辅导中的互动环节影像资料等。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心理健康帮扶小队”切实为北胡庄村填补了心理健康服务的空白,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也为高校参与乡村心理健康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image.png

  图为《“请与我击掌”心理活动存据集》。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