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一锹一锤筑富梦,一草一树顺自然——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聚芯兴乡”实践团深入探究蒋巷村绿色生态致富密码 7月17日下午,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聚芯兴乡”实

时间:2025-07-25     阅读:

一锹一锤筑富梦,一草一树顺自然——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聚芯兴乡”实践团深入探究蒋巷村绿色生态致富密码

7月17日下午,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聚芯兴乡”实践团走进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循着乡村振兴的时代脉络,探寻这个昔日贫困村蜕变为富裕明星村的发展奥秘,思索其以中心村新格局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感受“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改天换地铺就小康路,艰苦奋斗书写蜕变史
7月17日下午,蒋巷村工会主席邹雪军负责接待了实践团成员。首站来到蒋巷村史馆。馆门口两侧的荣誉墙熠熠生辉,满墙陈列的荣誉见证着村庄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历程,如同一位含蓄内敛的老者,把多年的艰辛隐入岁月,只把这份幸福的果实带给村民。而这由汗水汇聚成的59年历史长河,在村史馆中缓缓流淌,温润着实践团每一位成员的心田。
步入馆中,沙盘图中呈现的井然有序的村貌,与传统乡村的分散布局形成鲜明对比。邹主席满脸自豪地介绍道:“我们老书记常德盛很有远见,这些布局规划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策划实施了。”
通过邹主席的讲解,实践团成员回溯了蒋巷村的蜕变轨迹:1966年的蒋巷村还是“泽坞锅底塘,十年九涝一旱荒,泥垛墙、茅草房,树皮草根拌青糠”的穷乡僻壤。在常德盛书记的带领下,村民们怀揣愚公精神,肩挑背扛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治水改土工程,最终将土地改造为“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宽敞”的旱涝保收“吨粮田”。解决温饱后,村庄在重重困难中突围,乡村工业年产值如今已超10亿元。此外,蒋巷村作为国家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带动强大的乡村旅游业蓬勃兴起。物质富裕之外,村庄更进一步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通过订阅报刊、奖励优秀读书笔记等举措,让智慧在乡土间扎根生长。
邹主席总结道:“蒋巷村以‘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生态美家、精神传家’的‘五个家’理念,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幸福篇章。”实践团的成员仿佛跨越时光大门,看到曾经的乡村田野一锤头一铁锹的奋斗中,铺就成了通往希望的金光大道。

图为邹主席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蒋巷村史馆。 史恩博 供图
返璞归真绘就新画卷,绿色生态激活发展力
随后,邹主席带领实践团成员乘坐观光车进入乡村生态园。生态园规模较大,水域与植被交相辉映,自然景观优美,绿化覆盖率超60%。园内湖面波光粼粼,岸边芦苇与茭白摇曳生姿,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田园景致令人沉醉。
不同于脱离环境保护只搞经济发展的“竭泽而渔”模式,蒋巷村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的绿色发展理念,依托优良生态基底,大力发展多元化乡村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源源不断的游客不仅带活了乡村经济,更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样本”。
以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为目标,在人工创造或修复形成美丽自然风貌的乡村范畴内,蒋巷村凭借一流发展水平,为中国新农村建设交上了一副完美答卷,也为更多乡村振兴之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实践团也将把这份绿色发展方案传播到更广阔的中国乡村大地上。

图为蒋巷村精神。 杨欣怡 供图
 
鱼米之乡彰显宜居村,路不拾遗绘就桃源景
离开生态园,观光车驶入蒋巷新村小区,实践团成员进一步领略独属于蒋巷村的“大同社会”图景。
问及蒋巷村的高品质粮油基地的建设方案时,邹主席自豪地说道:“我们村里有十几个种粮大户,他们承包土地后,通过规模化、数字化方式管理良田,每年的收成和粮食品质都十分可观。”六月份插秧后的稻田绿意盎然,路边的观景树洒下阴凉,微风徐徐,惬意如涓涓细流流淌过众人心田,令人沉醉。
行至老年公寓区域,实践团看到右手侧的一层平房,邹书记介绍道:“这些老年公寓免费供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住,比如我自己,因为年龄问题与父母存在代沟,这样分开居住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还能缓解赡养老人的压力。”实践团成员不禁感慨道:“真是实实在在为群众考虑了!”而在实践团的左手侧,专门为老年人开垦的菜园,有效解决了老年人退休后无事可做、闲不住的问题。

图为蒋巷村蔬菜园。 杨欣怡 供图

在蒋巷新村的别墅区,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这些别墅建于1999年,总投资30万元,每户人家仅需支付12.8万元,剩余费用由村集体补贴。整齐划一的彩色小洋楼一改苏派建筑的温婉风格,更显生机活力。实践团成员史恩博敏锐地发现,有些人家的大门敞开却并未上锁,邹主席笑着说:“我们这里治安很好,早已实现路不拾遗。”陶渊明笔下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愿景,正在这片田野上悄然绽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共同富裕,应当是中国新时代鱼米之乡发展路上的目标与方向。为民服务暖人心,绿色发展记在心。把一切精力用在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上,应当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
 
此次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不仅获得了“忘却营营”的平静坦然,更在乡村发展理念上汲取了“蒋巷智慧”。实践团队长陈妍表示:“此次参观收获颇丰,我们更应该把这份智慧转化为推动中国乡村发展的动力,在更大层面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实践团成员将进一步展开调研,集思广益,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智慧与力量。
 
作者:杨欣怡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