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以青春之力,筑梦乡村振兴——艺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时间:2025-07-27     阅读:

  为深入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7月17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艺术学院“青春筑梦践初心”三下乡实践团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走进坭坝乡中药材种植基地与茶园,以“沉浸式体验+产业调研”的模式,探寻当地中药材与茶产业的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壹、中药材基地初探访

  跟随中药材基地负责人的脚步踏入中药材种植区,大家首先详细了解了基地的整体情况。目前,该基地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核心区域已成功培育淫羊藿、金果榄、黄精三种主力中药材,辅以少量其他品种,种植面积达百余亩,未来计划扩展至200余亩。

1、林地巧利用,就业惠乡邻

  基地巧妙依托林地资源布局种植区:因不同中药材对土壤、水分、光照的需求各异,部分品种既怕涝又忌旱,还不耐强光。且普遍种植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基地便充分利用林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为药材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了林地资源的高效盘活。同时,考虑到周边乡镇企业少、就业机会有限的现状,基地依托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大量的人工需求(如浇水、除草,部分品种还需搭建爬藤架等),优先雇佣附近村民参与日常运营。这一模式不仅为当地村民开辟了“家门口”的就业渠道,更让林地资源利用与乡村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

2、团队成员田间学技悟劳作

  随后,实践团成员走进田间地头,与基地工人亲切交流,循着她们的动作学习中药材培育技巧,亲身参与浇水、除草等日常管护工作,在实践中体会劳作的辛劳与价值,深化对产业运营的理解。

贰、茶园深调研

1、追溯品种渊源,细品翠芽底色

  当日下午,实践团一行继续深入坭坝乡茶园基地。通过实地考察茶树生长环境与种植技术,成员们了解到,现茶园种植的绿茶品种引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仅滋味鲜醇、香气清幽,其外形更是兼具扁平光滑、匀整嫩绿、油润鲜活之美,冲泡后汤色嫩绿明亮,叶底鲜活饱满,曾作为“湄潭翠芽”品牌的初始原料,品质备受认可。

2、解密制茶工艺,探讨发展新途

  在与茶园负责人的深度访谈中,实践团围绕坭坝绿茶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及当前产业发展瓶颈展开深入探讨。随着负责人的讲解,成员们不仅对绿茶制作工艺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从一颗绿芽到一罐茶叶,需历经采摘、挑选、炒制、干燥、包装等多道工序,深刻体会到手工炒茶的独特价值:正是这一道道精细的手工环节,成为坭坝绿茶保持优良品质的关键所在。谈及产业发展方向时,负责人着重提到了茶旅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为团队带来新的启发。

  此次产业调研之行,让实践团成员在亲身体验中深化了对中药材种植与茶文化的理解,也为当地中药材与茶产业的发展及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相信带着这份实践收获,同学们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主动作为,用青春力量助力产业发展。(团队:“青春逐梦践初心”三下乡实践团)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