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以青宁竹马之名,赴一场三下乡之约

时间:2025-07-29     阅读:

青宁竹马团队暑期三下乡:探秘宣城宁国竹马灯文化


近日,青宁竹马团队的青年学子们利用暑期时间,踏上了前往宣城宁国的旅程,开展了一场以学习竹马灯文化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对传统文化怀揣热忱与探索精神的学子组成的团队,在宁国这片充满民俗风情的土地上,开启了一段深入了解和体验竹马灯文化的奇妙之旅。
宁国竹马灯是当地一项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深深扎根于宁国的民间土壤,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瑰宝,更是宁国地域文化的鲜活载体。它不仅在逢年过节、重大庆典等场合为人们带来欢乐,更承载着宁国人民的情感记忆和文化认同。青宁竹马团队此次前往,正是希望能近距离触摸这一文化遗产的脉搏,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故事与价值。
抵达宁国后,团队成员们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走访工作。他们首先拜访了几位德高望重的竹马灯非遗传承人。这些老艺人大多从事竹马灯相关工作数十年,对竹马灯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在与老艺人的交流中,队员们得知了许多关于竹马灯的传说故事。其中一位传承人讲述道,相传竹马灯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最初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表演艺术。老艺人们还现场演示了竹马灯的表演技巧,只见他们手持竹马道具,步伐矫健,配合着悠扬的唱腔,将竹马灯表演得活灵活现,仿佛真的有一匹匹骏马在眼前奔腾。从竹马的制作工艺到表演时的每一个步伐、每一句唱腔,老艺人们都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队员们则一边认真聆听,一边仔细记录,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老艺人们就竹马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除了走访交流,团队成员们还积极参与到竹马灯的排练和制作过程中,亲身体验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在竹马制作环节,老艺人告诉大家,制作竹马并非易事,需要经过选材、剪裁、缝制、装饰等多道工序。队员们跟着老艺人,从挑选合适的竹子作为骨架,到裁剪布料制作马身,再到用彩线进行装饰,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看似简单的竹马,制作起来却十分繁琐,这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妙与不易。在排练表演时,队员们更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们努力模仿老艺人的动作神态,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步伐和唱腔。虽然一开始动作生疏、唱腔跑调,但大家并没有气馁,而是相互鼓励、反复琢磨。渐渐地,队员们的表演越来越熟练,也逐渐感受到了竹马灯表演中所蕴含的独特韵律与丰富情感。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一位队员感慨道:“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真正走进了竹马灯文化,之前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过相关介绍,而现在,通过亲身体验,我感受到了它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另一位队员则表示:“老艺人们对竹马灯文化的坚守和热爱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我们青年一代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青宁竹马团队的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宣城宁国竹马灯文化,更在实践中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相信在未来,他们会将此次学习的收获进行整理和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竹马灯文化,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田悦     来源:实地调研资料:非遗传承人的访谈记录以及现场观看竹马灯表演的观察记录。官方发布信息:宁国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发布的竹马灯文化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