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乡土,阅读育新苗——贵州大学“护苗乌罗”志愿服务队助力乡村青少年健康成长
7月22日至28日,贵州大学“护苗乌罗”志愿服务队9名本科生深入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新民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提升阅读素养,筑牢品德根基”主题阅读实践行动。活动创新融合“爱国、诚信、感恩、励志”四大主题,为三十余名乡村青少年打造了一场深度与温度兼具的阅读成长夏令营。
(图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老师和“护苗乌罗”志愿服务队队员出发合影 赵成方摄)
精准对接:调研座谈与产业关怀
活动首日,服务队在学院党委支持下抵达新民村。与村委会座谈了解当地未成年人教育现状、留守儿童情况及文化资源需求后,团队随即走访支柱产业乌罗生态养鸡厂(友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学习现代化养殖模式,体会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针对防疫需求,服务队现场捐赠三箱防护用品,传递关怀并建立村民信任。
巧抓契机:赶集日招募与深度家访
7月23日恰逢乌罗镇赶集日。服务队清晨在集市支起帐篷,悬挂“书香励志铸诚信·感恩于心报国情”横幅,通过发放预告单、方言讲解、展示“诚信风车”和“梦想瓶”样品等方式,成功招募学员并提升活动知晓度。当日下午,团队分组深入10户留守儿童家庭调研,发现普遍存在课外读物匮乏、阅读方法欠缺、本土红色文化认知薄弱等问题,据此优化活动方案,力求“接地气、有共鸣”。
四大主题日:阅读实践交响曲
爱国主题日(24日):
阅读《松桃英烈故事集》,五年级陈娜娜被苗族战士龙世昌的事迹感动落泪。孩子们制作“红色手账”,并通过“手绘2049”畅想科技中国。
诚信主题日(25日):
制作书写格言的“诚信风车”,玩“诚信拼图大挑战”理解《狼来了》等故事寓意,在“诚信飞行棋”游戏中深化认知。
感恩主题日(26日):
观看蕴含感恩元素的影片片段,学习写信。留守儿童陈文灏首次给在外务工的母亲写下思念:“妈妈,您工作一定很辛苦,要好好休息啊!”信件由服务队统一寄出。
励志主题日(27日):
“励志故事寻宝图”引导探寻书中力量,孩子们绘制“我的梦想”。黄昏时分,齐声朗诵《少年中国说》的洪亮声音让村民感叹:“毛崽们眼里有光了!”
安全护航:技能教育融入始终
活动巧妙嵌入生存技能教育:通过“角色互换”演练应对语言霸凌;利用矿泉水瓶演示“漂浮自救法”并强调防溺水“六不准”;邀请银行职员线上宣讲,揭穿“游戏皮肤免费送”等网络诈骗陷阱。
乡土绽放:成果展示与书香续航
7月28日活动收官,成果丰硕:数十件手账、绘画、书信作品在村委会长廊展出。服务队举行“书润苗岭·智泽乌罗”捐赠仪式,向新民村捐赠70册分级读物,并建立“乡村青少年微读书角”,制定流通规则确保长效利用。
实践启示:阅读赋能乡村未来
指导老师张洪滨指出:“这些孩子缺的不是天赋,是看见更大世界的窗口。”学院团委书记张月表示,此次活动是“阅读赋能+实践育人”模式的宝贵探索,未来将整合资源推广至更多乡村,让书香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持久力量。
服务队队长杨熙浪感慨:“当林佳佳指着大山说‘书里写的江南和这里一样美’时,我确信阅读的种子已深扎这片土地,静待花开。”
(图为孩子们展览作品并与服务队员齐诵《少年中国说》)
撰文 | 杨熙浪 吕柯凡 王盼盼
图片 | 张筑欢 岳诚诚
审核 | 张月 张洪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