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追寻“骄杨”足迹,赓续红色信仰

时间:2025-07-30     阅读:
追寻“骄杨”足迹,赓续红色信仰
(通讯员:黄春晖 王翠荣 蒋芊慧)7月25日,湘潭大学“骄杨逐光”实践团前往长沙县开慧镇,走进杨开慧纪念馆,探寻革命先烈精神密码,深切感悟信仰力量时代传承。
走进杨开慧烈士生平业绩陈列馆,“寻出一个信仰来”七个字,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整个展馆。展厅通过“追寻崇高信仰”“践行崇高信仰”“献身崇高信仰”三个篇章,展示了杨开慧短暂却壮烈的一生。泛黄的书信手稿、珍贵的历史照片、复原的生活场景,生动再现了杨开慧同志从少女求学、投身革命到英勇就义的光辉一生。当看到杨开慧在狱中写下的 "我死不足惜,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等家书原件时,实践团成员眼含热泪,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
 
图1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杨开慧纪念馆
踏入杨开慧故居,青瓦土墙的院落透着岁月的简朴。屋内,木床素椅泛着温润的包浆,那盏曾伴杨开慧度过无数长夜的煤油灯灯芯犹存,泛黄的典籍上还留着细密的批注——这一切,都在无声诉说着她在艰苦环境中,如何以柔弱双肩扛起双重担当:既是抚育三幼子的母亲,更是投身革命斗争的战士。
在亲笔信发现地,斑驳墙面上那块特殊的修补处引人驻足。1982 年3月与1990年8月,工人两度在砖缝中发现杨开慧的珍贵手稿,这些被油纸细心包裹的文字,藏于蚊帐遮蔽的隐秘角落,连至亲都未曾知晓。字里行间,既有对润之“天天等信”的绵长思念,亦有“不怕死,只怜母与子”的柔肠百转,更蕴含着对革命必胜的笃定信念。
 
图2为杨开慧手稿发现处
烈士陵园庄严肃穆,杨开慧同志的雕像矗立在广场中央,眼神坚定,仿佛在注视着这片她深爱的土地和人民。实践团全体成员列队肃立,向烈士雕像敬献花篮,鞠躬致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在墓前,大家集体朗诵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词句在陵园上空久久回荡,仿佛诉说着那段悲壮历史。
 
图3为实践团成员在烈士陵园肃立默哀
此次杨开慧纪念馆之行,为实践团成员带来了深刻的精神洗礼与思想启迪。他们表示,通过近距离接触杨开慧同志的革命事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以杨开慧等革命先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黄春晖 王翠荣 蒋芊慧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