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蚌埠博物馆之行:深耕红土,传承精神铸新篇

时间:2025-07-30     阅读:
为更好传承红色文化,继承革命基因,学习家乡革命背景于发展历程,2025年7月20日,由淮北师范大学“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志愿者来到了蚌埠市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主要任务在于收集红色故事,缅怀革命烈士,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的红色血脉。
志愿者事先了解了蚌埠博物馆。蚌埠市博物馆成立于1974年,原址位于蚌埠市科学文化宫。蚌埠市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展陈面积约1.2万平方米,分为“孕沙成珠——蚌埠历史文化陈列”、“流动的文明——淮河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以及“梳影宝鉴——馆藏精品铜镜展”、“翰墨丹青——馆藏古代书画作品展”、“‘记忆流年’——蛙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三个专题陈列。还配备两个临时展厅,用于引进精品展览。此外,馆内还设有““铲释天书’——考古体验厅”、“4D影院”等特色互动体验区。新馆开馆被评为“2015安徽省辖市最具影响力十件大事”。

踏进展馆,随着志愿者移步进入左侧展厅映入眼帘的是抗美援朝主题展。70多年前,美国悍然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危急关头,党中央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果敢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使命。这是二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随后,志愿者们来到二楼的古代历史文化陈列馆。馆内1万余件(套)文物中,既有数十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物,也有各历史时期的陶瓷器、青铜器、玉器、书画及古籍善本。其中,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双墩刻划符号等珍贵文物,作为蚌埠历史沿革的实物见证,兼具重要的科学、艺术与历史价值。志愿者们驻足于精美瓷器前,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仿佛能从器物中读懂过往的故事。

接着,近现代历史文化陈列馆向志愿者们展现了蚌埠的发展脉络:作为南北交通要道,这里铁路发达,清代津浦铁路的贯通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繁荣,催生了近代工业萌芽。解放战争时期,蚌埠更成为战略要地,大量军需物资在此集结,成为解放南京的重要跳板和基地。
在历史文化陈列的当代部分,渡江战役总前委员会孙家圩子旧址会议室蜡像尤为醒目。志愿者们了解到,1949年3月22日至4月5日,邓小平、陈毅、谭震林、粟裕等在此主持会议,部署渡江作战、制定《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并决定组建我军第一支海军部队。解放后,蚌埠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托资源与交通优势团结奋斗,逐步将城市建设为皖北工业基地,在探索中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行。
暮色渐浓,天边晕染开淡淡的橙红,志愿者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场馆。此次参观让大家深切体会到,今日中国的繁荣,离不开一代代革命先烈与劳动人民的坚守拼搏。而“传承红色记忆、学习红色文化、永远跟党走,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的信念,已在每个人心中悄然扎根。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