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云浮市新兴县大江镇,尽管台风季到来使得阴云密布,但助学团内心要把政策讲好的信仰力量照亮进山的路。广东海洋大学 “浮光聚星” 宣讲团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传递政策温暖的初心,踏上了前往合水村的征程。他们以国家教育资助政策为载体,用脚步丈量山乡土地,以直播创新宣讲形式,让惠民政策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有求学梦的家庭。
冒雨前行:泥泞山路上的初心坚守“雨太大了,山路滑,要不明天再进?” 出发前,当地向导看着倾盆而下的暴雨劝说。但想到村民们可能早已在村口等候,宣讲团成员们还是决定按原计划行动。豆大的雨点砸在雨衣上噼啪作响,脚下的山路在雨水冲刷下愈发湿滑,队员们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挪,近一小时的路程,每个人的裤脚都沾满泥浆,宣传册的边角也被雨水浸湿。
图 1宣讲团下乡路途
抵达合水村时,村委文化广场已积起水洼,原定的户外咨询台无法搭建。队员们索性在村委屋檐下支起临时摊位,雨水顺着屋檐滴落,他们就用塑料布垫着宣传册,继续向冒雨前来的村民发放《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一本通》。“听说有政策,但咱这地方偏,没人细说过。” 一位披着蓑衣的大叔接过宣传册,指尖在 “助学金” 三个字上反复摩挲。
问卷调查显示,超六成村民对政策细节 “知之甚少”。暴雨虽阻碍了出行,却挡不住村民对政策的渴求,这让浑身湿透的队员们更加坚定了要把政策讲透的决心。
破局直播:风雨夜里的政策明灯连续两日的暴雨让山路泥泞难行,不少偏远农户无法到村委咨询。“线下受阻,就把课堂搬到线上!” 团队临时调整方案,决定在村委会议室搭建直播间。
7 月 19 日晚,暴雨仍在持续,村委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队员们用胶带把队旗固定在墙上当背景,找来村民家闲置的补光灯,用支架支起手机 —— 这个在风雨中诞生的临时直播间,灯光穿透雨幕,成了山村里最亮的 “政策灯塔”。
“各位叔伯阿姨,外面雨大,咱不跑腿,坐在家里就能听政策!” 宣讲员用方言开场,话音刚落,屏幕上便弹出 “终于等到了” 的弹幕。讲解助学贷款时,她特意举起被雨水打湿一角的流程图:“大家看,就算下雨跑不了路,记着这三步也不怕:带户口本、填表格、钱直接到学校,不用求人!” 直播中,“暴雨天能不能线上申请”“材料淋湿了咋办” 等问题被优先解答,村民李阿姨在微信群里留言:“雨天路滑没去村委,没想到在家也能问得明明白白,这直播太及时了!”
图 2宣讲团成员-赖美钰直播宣讲政策
雨过天晴:政策落地的民心回响暴雨渐歇时,直播已覆盖全村 500 余户家庭。村民们的疑问在屏幕两端的互动中消解:有人记下 “绿色通道” 的流程,有人询问 “单亲家庭申请材料”,还有在外务工的家长特意连线,确认 “异地能否办理贷款”。
“以前总觉得政策好,但咱摸不着门路,现在连申请时间、要带啥证件都清清楚楚。” 一位村民翻着记满笔记的宣传册,眼角的笑意藏不住。更令人动容的是,当宣讲员提到 “学农村电商专业有额外资助” 时,几位曾因暴雨影响农产品销路的农户,当即表示要让孩子试试。
青春接力:风雨无阻的初心续航活动尾声,队员们与村干部在雨后初晴的村委广场合影,远处的山峦被雨水冲刷得格外青翠。这场在风雨中开展的宣讲,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三下乡不仅是传递政策,更是用青春担当为群众遮风挡雨。
“暴雨挡不住路,更挡不住政策落地的决心。” 宣讲团成员们表示,将把直播内容剪辑成 “雨天办事指南” 系列短视频,标注 “线上申请通道”“材料补办流程” 等实用信息,通过村广播和微信群持续推送。他们深知,青春的脚步从不会因风雨停歇,唯有让政策的阳光穿透每一场 “暴雨”,才能让更多山区学子在求学路上风雨无阻。
图 3 广东海大"浮光聚星"宣讲团三下乡合照
拍摄:陈利 杨雨馨
编写:杨雨馨
数据整理:杨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