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河石大建筑系学子三下乡实践活动

    时间:2025-08-03     阅读:
    来源: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丰碑立天地,红魂永流传”——承德站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指示,结合“青春赓续红色血脉工程”,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系积极响应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充分利用河北省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实践。其中,“砼心筑梦红途队”发挥专业特长,以独特视角传承红色基因,走访多处红色建筑。如在2025年7月赴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桲椤树烈士纪念馆等地。
一、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在实践活动开展中,建筑工程系砼心筑梦红途队最先前往承德市双桥区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参观。热河烈士纪念馆依山就势,走进大门,拾级而上,依山就势的98级台阶,寓意着中国人民永远不忘九一八国难,随着台阶的逐步升高,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它以挺拔的姿态伫立在那,坚硬的石材里凝结着岁月的重量。碑面上是由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八个金色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一段不容忘却的记忆—英勇的热河烈士为人民谋求解放,曾经进行过艰苦顽强的斗争,从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到冀热边抗日大暴动,热河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进入纪念馆内,队员们看到馆内的这颗五角星正在迸发着热情的火焰,这颗五角星激发出内心无限的感慨。毛主席曾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现在我们中国青年也必像这火焰一样朝气蓬勃,昂然向上,永远不忘先辈的教诲,永远不忘那场惨烈的斗争,永远记国难铭国恩。      
二、桲椤树烈士纪念馆:英烈千秋
实践团的第二站,是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平泉市桲椤树烈士纪念馆。这里以“红色、人文、生态”为核心主题,静静矗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肃穆的烈士墓群,以及记录着峥嵘岁月的桲椤树战役纪念馆。步入馆内,无名烈士墓碑前的驻足令人心头震颤——桲椤树战役中,700余名解放军战士为国捐躯,他们来自天南海北的不同部队,却因战火的残酷与时代条件的局限,多数未能留下姓名。展柜里,泛黄的照片、斑驳的文字资料,以及烈士们曾紧握的枪支、遗留的物品,无声诉说着当年的浴血奋战。
对实践团成员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历史回望,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无名烈士们用生命诠释的英勇无畏与赤诚爱国,让队员们真切触摸到信仰的力量。这份震撼化为前行的动力,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中,如先辈般直面困难、勇挑重担,将红色精神融入青春的步履。
三、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
  最后一站抵达承德市双桥区牛圈子沟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前,队员们驻足凝视这通高18米的丰碑——碑座沉稳、碑身镌刻前苏联国徽、碑顶金星在阳光下灼灼其华,东西两侧的烈士墓静静守护着44位为解放热河牺牲的红军官兵。队员们轻拭碑身浮尘,仔细整理周边绿植,用默哀致敬那段中俄并肩抗击法西斯的峥嵘岁月。通过研读碑文、记录历史细节,他们深刻理解了“并肩作战”的分量:不同国度的战士为共同信仰献身,这份跨越国界的正义力量,让和平的意义愈发清晰。此行让队员们明白,铭记不仅是缅怀,更是传承。他们学会以敬畏之心守护历史印记,更懂得将先辈的勇气与担当,转化为投身社会实践、守护和平正义的行动力。
  此次对红色建筑的调研,不仅是一次对历史场景的回溯,更是一场与革命精神的对话。从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到革命烈士留下的遗物枪支和许多珍贵照片等,每一处都镌刻着先辈的信仰与牺牲,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荣光,见证着国家的觉醒和奋进。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触摸历史的温度,感悟信仰的力量。当我们看到墙壁上镌刻着一排排烈士的名字,更加体会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是无数英雄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风骨。保护好,传承好这些红色建筑,讲好它们背后的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未来的承诺—让那段艰苦卓绝却光辉灿烂的历史,永远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