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民族团结,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7月28日,兰州理工大学团委“七彩云朵”志愿服务团联合东乡族自治县教育局,在锁南民族小学开展“七彩假期·甘肃双城童梦计划”活动。本次活动以“教育赋能发展 语言连接未来”为核心,通过心理关怀、红色教育、兴趣培养、普通话推广等多元化服务,为留守儿童带去温暖与希望,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一、童心绘梦:心理关怀助力自信成长
在“色彩心情圈”和“人生四象限”互动环节中,志愿者们通过心理关怀与教育帮扶,化身心灵伙伴,引导孩子们用绘画和游戏表达内心情感。一名留守儿童在画纸上描绘出“未来的自己”,坚定地说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家乡!”活动通过趣味互动帮助孩子们打破陌生感,提升自信心,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知识、自信与希望,在温馨的氛围中播种梦想的种子。
二、星火传承: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志愿者们在“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中,以“传承红色精神 厚植爱国情怀”为主题,通过“两弹一星”故事宣讲、互动问答和情景剧表演,生动展现了科学家们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孩子们专注聆听,踊跃提问:“为什么科学家们要在戈壁滩上工作?”“算盘是怎么算出导弹数据的?”志愿者对孩子们的问题耐心解答,在一次次知识拓展与情感共鸣中培育他们的爱国之情,让“两弹一星”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代代相传。
三、语翼振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在普通话推广实践中,志愿者们创新设计了一系列沉浸式教学活动,通过节奏较快的绕口令比赛锻炼发音准确度,依托方言工坊搭建“方言-普通话”对比学习桥梁,更以“萝卜蹲”等互动游戏让语言训练充满童趣。曾经羞涩躲闪的孩子们,如今在欢声笑语中主动举起小手,从磕磕绊绊的尝试到流畅自信的表达,普通话表达能力显著提高。这场“语言启蒙”不仅让孩子们找到了开口的勇气,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拥抱未来的种子。
活动最后,实践团走进锁南民族小学校史馆,追溯学校九十七年的育人历程。泛黄的建校文书和珍贵的照片,展现了乡村教育工作者扎根民族地区的坚守与奉献。志愿者们深刻感悟到“萤火虫精神”的内涵——微光成炬,照亮童心。孩子们也纷纷表示:“要像前辈们一样,用知识改变命运,回报家乡。”
作为兰州理工大学团委“七彩云朵”志愿服务队的品牌项目,本次活动为东乡留守儿童提供了精准关爱服务。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深化“教育+陪伴+赋能”模式,联动校地资源,为留守儿童搭建成长阶梯,让每一份关爱都化作照亮童心的微光,为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