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湛江7月20电(通讯员:叶许怡 邓文君 陈锦花)湛江市三岭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湛江科技学院“活力森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于7月14日下午3:00在原海头二中三楼会议室召开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座谈交流会,听取实践团队对于当前森林公园配套设施现状的分析,交流探讨对应的优化设计方案。座谈会的主题为"活力森林-湛江市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配套设施优化设计研究”。主管局李团基副局长、蒋飞凤科长、孙宇鸣科长、森林公园领导、各股室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及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仉学慧副教授出席本次座谈会。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郑梓恒汇报实践成果三下乡网通讯员 邓文君 摄
据悉,实践团队在开展座谈会前已进行了为期14天的实地调研活动,其中不乏有问卷调查统计、专项专人访谈、文献资料调查和实地调研等形式,队员们在森林公园现有的建设基础上展开精准摸排,梳理重点难点,在实践团队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实地情况形成了初步的调研报告和优化设计方案。
座谈会上,实践团队从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基本概况、风景资源调研分析、游客视角下广东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运营现状问卷调查分析、规划设计优化方案四个方面展开汇报。调研组队员郑梓恒表示,同时作为国家级4A级景区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三岭山森林公园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天然的文化交流互鉴机会。目前公园内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观赏景点与娱乐设施建设有限以及因宣传力度低导致的缺乏社会知名度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游客的观感体验、削弱了游客深度游玩的乐趣,限制了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高质量发展。
在规划设计优化方案的汇报中,规划设计组的队员们纷纷展示道路规划、植物规划、基础设施完善以及特色景观设计等专项方案。通过对比实况和优化后的设计意向图,队员们对项目的改进优势和设计特点进行全面描述,“更经济、更自然、更和谐“的活力森林属性跃然于屏幕上。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骆梓悠发表个人建议三下乡网通讯员 叶许怡 摄
汇报完毕,双方就李团基副局长提出的“如何增强森林公园科普研学方面的建设”方面进行探讨交流。规划设计组队员骆梓悠以广州市园科院和壹航教育的合作的科普模式为例,结合公园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合作促科研,联合本市高校、园林基地等建设科研条件平台,向公众传播科学理念和园林知识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以党建促业务,擦亮“党建红林”党建品牌,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以思想引领推进科研兴园;以科普促宣传,开展林业园林植物保护特色科普教育活动,创建“自然学校“、“植物课堂”和科普长廊等天然科普栏目,扩大公园文化影响力。
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仉学慧副教授指出:自然科普的形式有利于激发游客深度探索的兴趣,设置林中体验馆、亲水文化亭、下沉式文化长廊和退台式园景广场等。推门见绿、抬头赏景、移步闻香,既让市民尽享生态之美,也提高了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多的绿色休憩空间,促进游客们在观赏中科普,在游玩中研学,切实感受林业园林科技进步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贡献。
交流过后,森林公园管理区黄宏林主任首先向实践团队对公园景区调研和优化设计所付出的热情和努力表示肯定和感谢,希望实践团队能进一步完善调研报告和改善优化设计,共同推进方案成果的转化,为广东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
蔡飞凤科长对实践团队这14天“用脚步丈量森林公园”的行为表达夸赞,她指出该是实地调研报告对森林公园景区的交通路径、生态资源、基础设施、服务条件等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希望双方能继续精诚合作,项目能持续发展,开花结果。在科普研学、配套设施规划的方面更加完善,更好的服务回馈社会。
图为主管局李团基副局长发表建设性意见三下乡网通讯员 邓文君 摄
会议最后,主管局李团基副局长作总结发言,他指出:科普研学建设是擦亮森林公园的文化品牌的重要一步,双方应加强森林植被绿化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科研机构,加大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希望在下一阶段双方能持续合作,共享调研成果,为森林公园再度焕发活力向社会交出一份优质答卷。
座谈会的真切交流,让实践团队队员们真切地感受到各技术人员和森林公园领导们一心为森林公园谋发展、图改进的满腔热情,纷纷表示将会继续贯彻森林公园的建设思想,努力完善规划改进方案,促进森林公园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图为座谈会出席成员大合照三下乡网通讯员 叶许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