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青春“三下乡”|探寻非遗油纸伞的传承与新生

    时间:2025-08-11     阅读:
    来源:墨伞数韵小队
8月7日,湖南工商大学墨伞数韵小队再赴浏阳,深入张坊镇上洪村道官冲组,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的当代传承现状。

图1研学馆油纸伞展示 于天翼 摄
古法造纸研学馆:油纸伞的独特魅力
小队成员们重返古法造纸研学馆,这里不仅是古法造纸技艺的传承之地,更是油纸伞的展示殿堂。与伞厂流水线生产的油纸伞不同,这里的每一把油纸伞都独具匠心,充满了艺术性与独特性。年轻的手艺人正为它们注入新的活力,让伞面如织锦般绚烂多彩,伞骨间跳动着鲜活的艺术脉搏。每一件作品都仿佛在诉说着独一无二的故事,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图2团队成员对馆长刘兰进行采访 刘雨婷 摄
西溪磐石大峡谷:游客的反馈与期待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油纸伞的认知度,小队来到了风景秀丽的西溪磐石大峡谷,随机采访了过往的游客。在采访过程中,队员们发现许多游客对张坊镇的油纸伞非遗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未曾听闻。
图3团队成员对游客采访 于天翼 摄
然而,当队员们向游客们介绍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并告知他们一把承载着千年技艺的油纸伞仅售15元时,游客们的眼中闪烁出惊喜与向往的光芒。她们纷纷表示愿意购买,这不仅源于对古代生活的向往,更是油纸伞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在共鸣。游客们认为,油纸伞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象征。此次采访为油纸伞的宣传与推广贡献了一份力量,也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传播的重要性。
未来展望:让非遗文化焕发生机
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墨伞数韵小队深刻感受到油纸伞工艺的极致精妙与含蓄之美,同时也看到了其传承与传播的现实挑战。与古法造纸拥有专门的研学空间不同,油纸伞目前仍主要依托于伞厂生产,其复杂的七十二道工序尚缺乏一个系统展示与深度体验的平台。队员们心中升腾起共同的愿景:期待终有一日,油纸伞能拥有自己的研学天地,将那七十二道指尖上的智慧与匠心,细细拆分、娓娓道来,让这份流转千年的伞韵,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生命之光。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