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盐碱滩上“织脉络” 暗管排盐唤醒棉田新生

    时间:2025-08-12     阅读:
    来源:石河子大学“棉田逐梦,乡兴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团
  骄阳炙烤着广袤的新疆棉田。石河子大学“棉田逐梦,乡兴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团的青年学子们,跟随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马忠强,深入一片曾饱受盐碱之苦的土地。眼前,青翠饱满的棉铃挂满棉株,长势喜人,与周边荒芜的地块形成鲜明对比。这片890亩棉田的重生,正是“暗管排盐系统”科技赋能盐碱地改良的生动答卷。
  几年前,这里还是白花花的盐碱滩,棉花苗稀稀拉拉,甚至根本出不来。站在田埂上,马忠强委员指着脚下纵横交错的地下“脉络”向师生们介绍。他深耕基层三十年,对盐碱地的“脾性”了如指掌,深知破解这一瓶颈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意义。眼前这片示范田,凝聚着他推动科技落地的决心与汗水。
  暗管排盐不是孤军奋战,它通过科学设计与现有的灌溉体系形成了“灌排协同”的良性循环。马忠强委员强调,灌溉系统提供精准、节水的水肥供给,暗管则负责高效排出盐分。数据显示,仅依靠暗管排盐技术使土壤排盐速率高达43%,有效遏制了土壤次生盐渍化。配合科学的农艺管理,项目区农作物出苗率较改良前显著提高了20%至30%。马忠强委员蹲下身,轻轻抚过健壮的棉苗,你们看这苗:齐整、壮实!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荒地变成了良田。
  这片890亩的改良示范区,成功打造了“暗管排盐系统”的盐碱地治理新模式。马忠强委员对师生们说:“这套技术体系,连同配套的农艺措施,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盐碱地是沉睡的资源,科技就是唤醒它的钥匙。我们摸索出的这条路子,就是要让更多‘不毛之地’焕发生机,让农民在曾经的低产田上也能获得丰收的希望。”他鼓励石大学子将所学知识融入田间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
  烈日下,纵横的田垄间,暗藏的管网无声流淌,滋养着破土而出的新绿。从马忠强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到石大学子求知若渴的目光,科技兴农的接力棒正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传递。暗管排走的不仅是盐碱,更是发展的阻碍;灌溉滋润的不仅是棉苗,更是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共同富裕的无限希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