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学子寻迹余村·共助乡村新发展
时间:2023-07-21 关注: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安吉县余村青年人才社区为青年们创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暑假“三下乡”7月16日至17日,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寻迹·成长·筑梦·复兴”实践团向余村出发,继续探索安吉乡村振兴之旅。
7月16日早上九点,实践团成员到达余村青年人才社区,在青年理想集结地标志性建筑下合影留念。实践团成员初到该地,受青年社区自由、创新的风格感染,每个人都兴致勃勃。
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DN余村数字游民公社。在公社的展板上成员初次了解了数字游民、数字公社的概念与意义。数字游民群体热衷于寻找贴近自然的环境,一个桌子、一个椅子、一台电脑便可实现随时随地办公。DN余村数字游民公社是个专门从事数字游民生态孵化和培育的机构,致力于建设适用于数字游民生态的空间,并将大家聚集起来,推动数字游民社区的形成。在初步了解后,实践团成员深入工作岗位,与员工亲切交流,进一步了解数字游民的工作背景、工作环境、工作状态,深刻理解数字游民模式。
之后,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余村的青来集孵化器模式。青年集孵化器位于大余村青年人才社区核心启动区,占地面积80亩,内有建筑26栋,是集综合服务、企业办公商配套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经济乡村创业团队,主要面向总部经济、成长型数创公司、优秀的创业团队、数字游民等。一共9幢建筑,提供各类办公工位1200个,配套Youth Hub服务中心、青来食堂、快递驿站、阳光草坪、青来广场、田野露营等公共服务空间。为进一步理解该模式,实践团成员走入多家企业商店与店主积极交流。公共食堂、农创超市、共富驿站都留下了实践团成员与店家积极交流的身影。在多次的交流下,实践团成员更加深刻理解安吉县人民政府提出的打造“乡村创业首选地”品牌聚焦乡村特色优势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探索青年人才乡村创业新模式,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路径的理念。
行程的最后,实践团成员有幸采访到余村青年人才社区的创始人——许崧。他向实践团的成员介绍青年集提供企业服务、人才服务、物业服务、生活服务,五大专项服务,集合接待展示、路演会议、社群活动、共享办公、休闲服务五大功能空间,对入驻企业实施项目专员1V1跟进服务,对入驻人才实施“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保障。创始人对青年的理解与鼓励让团队成员意识到青年的独特性与自由性,也明白青年身上的希望与重任。
两天的行程虽然短暂,但实践团的成员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理解了余村青年人才社区这种新兴创业模式,也看到了政府对于青年返乡创业的大力支持。新的创业模式给当代青年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创业方式,减轻青年的经济负担,构造了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乡村为青年发展提供新平台,青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乡村和青年互相成就、共同发展。
作者:蔡伊乐 来源:三下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