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队员与居民一起,方言与普通话交织的笑语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文化交融正在上演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声推普团”深入内蒙古聚馨花园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普通话推广实践活动。这支由高校青年组成的团队以“语言服务社区,普通话连民心”为宗旨,通过科学调研、文化互动与趣味挑战相结合的形式,在社区内掀起一股学习普通话、拥抱新文化的热潮。
深入调研:把准社区语言脉搏 活动伊始,队员们手持调查问卷穿行于社区楼宇之间,通过逐户走访和集中座谈,系统梳理当地方言特点与普通话普及现状。调查发现,尽管青少年群体普遍具备普通话基础,但部分中老年居民在医疗咨询、公共服务等场景仍存在沟通障碍。
一位参与访谈的社区居民坦言:“去外地看病时,说清楚病情都费劲。”这一反馈印证了普通话在民生服务中的关键作用。问卷数据为后续精准设计推普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双音叙风俗:方言韵味碰撞普通话表达 推普活动中最富特色的环节当属“家乡风俗双音讲”。居民们被邀请用方言和普通话交替讲述当地传统节日、饮食习俗与民间故事。
一位年长者先用方言哼唱了一段节庆小调,随即用普通话解释其文化寓意,生动的演绎让在场年轻人惊叹不已。这种“方言存乡愁,普通话传文化”的互动形式,既保留本土文化基因,又赋予其更广阔的传播力。
趣味挑战赛:绕口令配音激活语言潜能 为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团队在社区活动中心开设“语言游乐园”。绕口令闯关区,居民们饶有兴致地练习平翘舌发音技巧;影视配音角传来阵阵欢笑,男女老少对着屏幕模仿经典角色台词;朗诵挑战台前,居民们用普通话深情诵读家乡主题诗歌。
“没想到学普通话这么好玩!”一位带着孙子参与的奶奶在完成绕口令后兴奋地说。这些精心设计的游戏不仅化解学习畏难情绪,更让居民在实践中体会普通话的表达魅力。
随着最后一次朗诵挑战的掌声落下,聚馨花园社区普通话推广周画上圆满句号。居民们展示出更加自信的普通话表达能力,社区活动中心墙上的“语言文化树”贴满了居民的双语风俗故事卡。
普通话推广不仅是语言的规范,更是打开文化认同的钥匙。聚馨花园的故事证明:当方言的根脉与普通话的枝干共生共荣,社区文化之树必将绽放更璀璨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