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棕花村振兴记|实践团探寻乡村“共富密码”

    时间:2025-08-14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深刻指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2025 年 7 月 14 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英语学院 “万”“项” 更新齐振兴实践团积极响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号召,循着乡村振兴的奋进号角,走进重庆市万州区李河镇棕花村。实践团成员深入探寻香根草扎根乡土的生长轨迹、泡菜厂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潜心挖掘藏于乡村肌理中的 “共富密码”,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产业发展遇掣肘:香根草的发展困境

image.png

实践团成员首先抵达村委后,在创业青年余老师的带领下去到香根草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去后发现如今香根草的种植规模对比前两年已大大减少。据余老师介绍,香根草曾助力棕花村形成生态循环产业链,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棕花村村支书余书记最初也锚定“产业链式发展”的愿景,但如今现实挑战接踵而至。香根草前期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叠加当地侧重多元产业布局、扶持基金缺口较大等现实制约,导致先进种植技术难以引进,加工产业发展陷入滞后泥潭,产品附加值难以提高。最终,完整产业链的构建举步维艰,香根草产品的知名度与市场占比率始终较低。

尽管香根草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但回望过去,它也曾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留下亮眼足迹。余老师特别强调,香根草产业曾为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不仅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渠道,更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切实提升了村民生活水平。然而,由于产业效益疲软的短板日益凸显:规模化与产业化经营陷入滞后泥潭,让香根草产业逐渐走向式微。

从香根草困境到泡菜香,棕花村的增收新路子

香根草的困境并没让棕花村的发展停下脚步,如今,他们找到了新的增收突破口——村里正忙着建泡菜厂。下午,村委谢书记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即将投产的泡菜厂,操作间里的设备已陆续到位,厂区雏形初显,去的时候还恰巧遇上一位村民背着满满一背兜豇豆来交货,脸上的笑意藏不住。谢书记提到,这是今年棕花村和李河镇政府联手的新计划:村民种应季蔬菜,直供泡菜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把菜变成钱。看着棕花村干部们与村民共同为建设泡菜厂团结努力的场景,实践团成员也期待与棕花村一起见证成功,见证泡菜厂的烟火气越来越旺,见证田埂上的蔬菜长成村民口袋里的增收款,还见证这个面对一切困难不服输、不气馁、不放弃的村子在新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驻村4年,刘书记眼里的棕花村:日子正往好里走

活动结尾,实践团成员采访了棕花村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刘书记。她介绍,自2021年驻村以来,自己经历了从最初的不适应,到如今与村民相处融洽、共同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如今正稳步和其他村委一起推动村子向前发展。

刘书记向实践团成员提到,工作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是对脱贫户进行重点监测,通过多次访谈掌握情况,防止返贫问题出现。她说:“防返贫是底线,脱贫户的情况得常看常问。”一次次上门访谈,就是为了不让谁掉队。她还说尽管眼下村里目前只有两三百常驻人口,缺乏劳动力,可她心里有本增收账:和村委一起推进的泡菜厂,既能让村民种的应季蔬菜有销路,忙起来还能给闲暇村民找零工活计。刘书记还提到,泡菜厂的蔬菜品质把控严格,是通过村委统一订购种子和饲料,村民来领取后种植的方式来保证蔬菜的高品质。所以,她相信这一次的增收新路子在未来几年能为村民实现增收,棕花村也会因这条增收新路子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村里撂荒地变产业田、村民家门口创业就业、村集体经济创收新高。

image.png

棕花村的共富密码,藏在村委紧握的三把 “金钥匙” 里。第一把叩开 “资源门”,让闲置工厂重焕生机成地标,引入合作社统一种植蔬菜,让土地迸发新活力;第二把开启 “技能门”,邀请农技专家驻村扎根,手把手传授泡菜制作技艺,让村民练就致富本领;第三把打通 “销路门”,村委班子带头跑市场、拓项目、开直播,让山间好物直抵城市餐桌。如今,硬化路蜿蜒至家家户户门口,村集体账户日渐充盈,留守儿童的笑脸多了,归乡创业的脚步密了,曾经的 “空心村” 朝着远近闻名的共富样板稳步迈进,共富路上的每一个坚实脚印,正一步步连成通向幸福的康庄轨迹。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