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农机梦乡行”实践团走访了新邵县的农林企业,实地探访其在市场浪潮中突破困境、探索产业转型的生动实践。这片曾以树木种植销售为主业的山林,在市场浪潮与乡村振兴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正加速褪去“单一林业”的旧标签,朝着“生态+文旅”的复合型业态蝶变,为乡村产业升级写下生动注脚。
据企业负责人李总介绍,此前基地始终以种树卖树为核心营收路径,桂花树之类的各类苗木遍布山间。但受近年市场需求收缩、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传统林业经营陷入“守着满山树,增收遇瓶颈”的困境。“不能把‘绿水青山’只当成‘木材储备库’,得让山林产生更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政策宣传与市场调研中,农户敏锐捕捉到乡村文旅发展的新机遇,果断锚定国家财政支持乡村产业转型的方向,将“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区”作为破局关键,要让沉寂的山林“活”起来、“火”起来。
如今走进山林,转型的轮廓已清晰可见:两处澄澈的池塘静静镶嵌在山间,新铺的草坪如绿毯般延展,为山林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为降低建设成本,农户还搭建大棚培育花苗,月季、绣球、玫瑰等多个品种的花苗长势喜人,未来将成为山间错落有致的“天然花境”;除了景观打造,基地还规划了多元业态——后续将引入各类特色动物养殖,开辟水果采摘园,让游客既能亲近自然,又能体验动手的乐趣,为文旅发展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该企业目前也面临着挑战,李总坦言,在文旅项目推进中,与山林地形适配的小型农机、苗木培育及采摘环节所需的便捷化农机设备存在缺口,现有农机难以满足文旅场景下的多样化作业需求,影响了项目建设效率。
这场“大学生-农户”的双向交流,让实践团看到农户转型的决心与实干,也将聚焦基地农机需求,持续搭建校园与乡村的对接桥梁,并通过整理相关农机应用案例,分享适配经验等方式,为解决设备缺口问题做努力。相信这片褪去单一林业旧貌的山林,在企业坚守、政策支持与大学生创意助力下,将在“生态+文旅”道路走得更稳,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度假“后花园”,以及乡村产业升级、激活振兴动能的生动范例。
供稿: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农机梦乡行”宣传组
日期:2025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