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西南大学江苏南京砺行小分队:一堂铭记历史、追寻和平的行走思政课

    时间:2025-08-17     阅读:
    来源:江苏南京砺行小分队/江苏南京砺行小分队/西南大学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西南大学江苏南京砺行小分队的同学于8月9日分别前往拉贝故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和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活动。
上午九时,团队同学来到南京市拉贝故居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实地探访触摸历史温度,拼凑出一帧帧历史真相,共同感悟在八十年前的那场战争浩劫当中弥足珍贵的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
青砖红瓦相映之下,拉贝故居大隐于闹市之中。走进院内,约翰·拉贝的塑像依然矗立,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馆长向同学们介绍道,拉贝故居始建于1934年,主楼后平房曾是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1937年南京沦陷后,拉贝联合外籍友人组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任主席,其寓所成为“西门子难民收容所”,他亲自设计加固了庭院内的防空洞以保障避难者安全,他利用自身身份与日军斗智斗勇保护难民,最多时收留630多位难民。


图为同学们自己设计的明信片。江苏南京砺行小分队供图
 
跟随馆长脚步、聆听讲解的同时,同学们积极同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交流,并赠送团队自主设计的明信片以示纪念。面对一件件富有温度的历史文物,同学们时常听到游客中发出“拉贝这老先生真不简单”的赞叹。
战争年代中温情十足可贵,拉贝先生在危急关头救南京人民于水火,这种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永远被铭记。参观活动的最后每位同学都在留言簿上书写下自己的感悟,馆长与同学们进行合影留念。
随后同学们又前往了位于南京紫金山北麓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夏日的阳光透过松柏洒在青石台阶上,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缓步走进南京抗日航空烈士
纪念馆。
在航空烈士纪念馆内,同学们系统地参观了“奋勇抗战”“国际援华”“壮志凌云”“缅怀先烈”4个室内馆区及陈列雕塑、战机模型的两个室外展区等。馆藏的多件珍贵文物引起了同学们的特别关注,包括1942年飞虎队队员使用过的飞行夹克、抗战时期的地勤维修工具等实物展品。同学们认真聆听先辈们的艰苦奋斗故事,跨越时空感悟抗日精神。同学们还在现场交流了学习心得,在互动碰撞中强化思想淬炼。


图为同学们向烈士敬献鲜花和明信片缅怀先烈。江苏南京砺行小分队供图
 
随后,同学们列队来到陵园中央的纪念碑前。在肃穆的气氛中,同学们依次献上鲜花,取出事先精心准备的航空主题明信片,将其整齐地摆放在纪念碑前,并深深鞠躬。这些明信片由同学们自主设计,上面印有“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相关负责人表示:"年轻一代对航空历史的关注让我们深感欣慰。"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始建于1932年,是世界首座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集“公墓”、“纪念碑”、“纪念馆”为一体,全面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苏、美等多国空军在中国大地上共同抗击侵华日军的英勇历史。近年来,此地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离开航空烈士纪念馆,同学们又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这个象征中国人民抗战记忆的庄严场所,年轻学子们以献花、默哀、观展的方式直面民族伤痛,在历史的回响中探寻和平的真谛。


图为遇难同胞纪念碑。江苏南京砺行社会实践小分队供图
 
在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内,队员们首先向遇难同胞敬献了白菊,并集体默哀,表达深切的哀思。队员们步入遇难同胞名单墙长廊。当密密麻麻的名字与照片如无数双眼睛穿越时空凝视着他们时,全体成员肃立鞠躬,以三分钟静默向三十万无辜生命致以最深切的缅怀。随后,他们认真参观了史料陈列厅,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深刻了解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万人坑遗址、遇难者名单墙等,都无声诉说着那段黑暗岁月和民族伤痛。队员们特别在“12秒水滴”装置前驻足,水滴声象征着在那场浩劫中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生命逝去,战争的残酷令人警醒。
参观过程中,历史的沉重感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同学。他们表示,直面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深刻的教训。纪念馆出口处的和平公园,象征着从灾难走向新生。怀抱婴儿的和平女神像和周围宁静的环境,让队员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与无比珍贵。


图为参观后同学们合影。江苏南京砺行小分队供图
 
“为了大爱,志愿求世界和平永续。”此次参观活动让砺行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与和平教育。他们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并积极承担起传承历史记忆、维护和平发展的责任。同学们愈发感受到战争之残酷、先辈之不易、和平之宝贵。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西南大学学子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表达对先烈的深刻缅怀,表达对和平的无限珍惜。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