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北京林业大学“青盾砺行”实践团奔赴北京,开展了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团队成员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军事博物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并于滨惠南三街社区宣传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
参观学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声光结合立体画面再现了日军在卢沟桥的侵华罪行和中国军民奋起抗战的壮烈情景,展示了中华民族从1931年到1945年的抗战历程,令人无语凝噎。军事博物馆内陈列了许多抗日战争时期的物品, 看着这些物品,成员们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些抗战时期为了人民解放勇往直前、不惧牺牲自我的人们。它们让我们看到了抗日的艰辛、红军战士们坚强的意志和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则是鲜活的 “人民战争课堂”。成员们钻进纵横交错的地道,体验 “隐蔽射击孔” 等设计,惊叹于群众的智慧与勇气。
社区宣传
在北京滨惠南三街社区,团队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党员代表以及众多居民孩子齐聚一堂,通过故事分享,将大家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看到了东北抗战英雄杨靖宇孤身一人与日军周旋、激战数昼夜后,弹尽粮绝,壮烈殉国;看到了为了掩护被日军追捕的八路军交通员,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始终严守秘密,拒不透露交通员的藏身之处的小英雄雨来。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投壶套圈、知识竞答、绘画等活动宣传了红色文化,鼓励小朋友们学习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总结交流
实践的价值,在于总结与升华。在实践尾声,团队召开了总结会,梳理实践成果与不足。从成果来看,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资料:包括 实践日志、100 余张场馆与活动照片、3 部活动纪录片;形成了一批社区宣传成果,如居民红色绘画作品集、故事分享会音频集锦、优化后的国防知识手册;完成 1 份深度研究报告,分析青年参与基层国防教育的路径与成效。反思中,团队也发现改进空间:社区宣讲时,部分老年居民对多媒体形式接受度较低,需增加 “口述讲解 + 实物展示” 比例;场馆研学中,成员对部分历史细节理解不深,后续需提前开展预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