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作为地球生命的摇篮,孕育万物生机,维系着全球生态平衡的核心命脉;海滩则是陆地与海洋相拥的天然纽带,既是潮汐雕琢的自然瑰宝,也是衡量生态环境健康的关键指标,更承载着环保教育的生动内涵——这片独特地带不仅封存着沿海居民的生活记忆,吸引着人们亲近自然,更以其脆弱性警示着人与自然共生的重要性。2025年7月29日,福州工商学院“仁心暖霄”实践队整装出发,奔赴漳州市云霄县礁美村开展海滩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此次行动以“守护蓝色家园”为目标,深度融入“三下乡”建设浪潮,既是青年学子践行环保理念的具象实践,更是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从课堂延伸至实地的鲜活探索,为沿海生态保护注入青春动能。为当地海洋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动力。
环保理念赋能海滩,激活海洋保护新动能
实践队、环保组织与当地环保部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海滩垃圾治理、海洋生态保护等核心问题对海滩生态环境、海洋垃圾分布开展系统性调研。通过分区调查法,对海滩垃圾种类进行普查,协助当地科学规划清理区域,优化环保设施。实践队队员们带上垃圾袋、夹子、扫帚等工具,对沙滩进行全面清理,捡拾塑料瓶、塑料袋、烟头、废纸、食品包装袋等垃圾,还可划分责任区域,开展清洁竞赛,提高效率,清理结束后对垃圾称重、分类统计,分析来源和类型,为后续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饮料瓶的沙滩清拾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矿泉水瓶的沙滩清拾
青春践行使命,环保服务海洋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青年学子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海滩环保的实际行动。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特长,为推进海洋生态保护贡献青春力量。实践队指导老师陈沁蕊指出,实践队队员们基于对海滩现状的深入调研,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与人才优势,紧密结合当地海洋环境特点,有效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有机融合,充分体现了“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活动现场,实践队队员们身穿醒目的红色马甲,手持工具,认真地清理着沙滩上的垃圾。从塑料瓶到食品包装袋,每一件垃圾都被仔细拾起,队员们的身影在沙滩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此同时,还有游客在海中嬉戏,享受着大海带来的欢乐,这一对比更加凸显了环保的重要性。
拾荒造物赋新义,沙滩艺绘传环保
为进一步传播环保理念,激发公众参与沙滩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本次活动特别设置“创意环保实践”环节,通过多元形式让沙滩垃圾与废弃材料焕发新生,以艺术之力唤醒更多人对海洋生态的关注。实践队队员鼓励礁美村村民化身“环保创客”,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将从沙滩收集的塑料瓶、贝壳碎片、渔网残片等垃圾及各类废弃材料,巧妙改造成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实用装饰品或日常用品。这一过程不仅让原本污染环境的“废弃物”被赋予全新价值,更在创作中传递“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诉说生态保护的生动载体。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们不仅用实际行动守护了海滩的清洁,还向礁美村村民们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大家共同爱护自然环境。“仁心暖霄”实践队队员们的付出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许多村民纷纷表示深受感动,以后会更加注意环保。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礁美村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