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炽烈的阳光洒照在陇南宕昌县哈达铺镇的革命热土上,一群身着印有“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字样文化衫的青年,汇聚成一道生动的风景线。近日,兰州理工大学“尚学笃行”推普实践团队抵达这座富有长征记忆的红色古镇,他们将普及普通话的使命镌刻在这片革命遗址的土地上,以响亮的“时代之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
语言的传承离不开精神的指引。实践团队满怀崇敬之情踏入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重走革命先辈的征程——毛泽东同志的居室、“长征路上的加油站”物资筹备点……在纪念馆庄严肃穆的展厅里,在工作人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信息力量和家国情怀,这份精神印记进一步砥砺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语言振兴的时代责任。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后的合照。徐俊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倾听讲解员讲述长征故事。石珂菲 供图
站在革命先辈们曾奋斗过的土地,我们利用普通话与主题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以最标准、最饱含情感的声音讲述这里的故事,仿佛与历史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推广普通话的责任在这里显得更为沉甸甸——它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传递信念与希望的桥梁。
实践团队还深入哈达铺镇华昌药材城,作为甘肃省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见证着普通话在推广标准化种植、提高中药材质量、促进市场交流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与商户交流,切实了解商户们在日常经营中普通话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主要需求。在过去,普通话帮助商户们打破地域交易壁垒、对接全国市场,在当下,普通话帮助他们融入电商与新业态、拓宽
销售渠道。

图为实践队员深入商户进行调研。朱斌 供图
革命年代的红色旗帜下走出,兰州理工大学的学子们踏上普通话搭建的新时代桥梁,哈达铺的山乡村落见证了青春力量的注入。实践团的成员们在红军曾经饮马的古道上,以声音为纽带,书写了新时代高校学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壮丽篇章。(通讯员 雷海森 杜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