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循《长城谣》壮歌,铸民族新脊梁 ——哈工大学子南京行探寻抗战精神丰碑

    时间:2025-08-25     阅读: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智能学部红途实践队

循《长城谣》壮歌,铸民族新脊梁
——哈工大学子南京行探寻抗战精神丰碑

【哈工大(深圳)智能学部宣】(图文/张涵煜 邱昕玥)“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2025年7月29日至30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红途寻迹·青春励行”抗战精神实践团前往南京,依托红色歌曲重温抗战记忆。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实践团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拉贝故居、红色李巷等红色教育基地,从浴血抗争的史诗中读懂民族精神的伟大升华,汲取抗战英魂的信念之力。

1.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7月29日,实践团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厅内陈列着战后调查资料、外籍人士记录、幸存者证词等大量原始史料,还原那段至暗时刻。“这些文物看似无声,却记录下八十多年前这座城市所经历的苦难”,实践团成员岑永贤在笔记中写道。抗战记忆不仅是民族的伤痛,更是和平教育的警钟。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十万的数字如巨石压心,日军暴行展板上的桩桩件件,让人痛心疾首,更觉和平之珍贵。

2.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铁证无声,和平为鉴
作为国内首座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馆藏着二战期间,中、苏、美等国空军和航空战士在中华大地上联合抗击侵华日军的丰富史料。实践团在馆内认真聆听空军战士抗击侵华日军的英勇历史。数以千计的中外抗日航空烈士用生命在长空碧血中铸就了永不褪色的英雄丰碑,捍卫了人类反法西斯的共同信念。“他们与我们年龄相仿,却以生命捍卫祖国的蓝天,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实践团成员钟斌感慨道。
 
图为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门口正义之神雕塑
 
3.拉贝故居:人性光辉,和平之歌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拉贝故居
沿着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历史脉络,实践团来到了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实践团师生循着拉贝先生的笔迹,共同追溯那段不容忘却的黑暗岁月。作为日军攻占南京期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先生与多位国际友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庇护了25万中国难民,在自己的住所收容了600余名中国难民。展柜中的珍贵文物,生动诠释了这位“中国的辛德勒”对生命的大爱与对和平的执着追求。这段参访经历不仅深化了师生们对历史真相的认知,更让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4.红色李巷:烽火中枢,铁血铸魂
红色李巷是抗战时期苏南抗战指挥中心,也被史学界称为“苏南小延安”,全民族抗战后期,溧水成为苏南新四军向南发展,夺取苏南抗日斗争胜利的前进基地和重要后方,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馆在这片土地应运而生,在馆内,实践团深入了解了新四军的革命历程和铁军精神。一场场生死硬仗、一次次逆境决战,嘹亮的《新四军军歌》,融入潮卷全国的救亡呼喊,在江淮大地如雷鼓鸣响声。毛泽东赞誉新四军是“华中人民的长城”,这支英雄部队用鲜血和忠诚在抗战烽火中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屏障。
 
 
“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音乐台上,《长城谣》的旋律缓缓响起,团队成员以歌声缅怀英烈,用音符诉说对历史的铭记与对和平的珍重。以歌声为起点,“红途寻迹·青春励行”实践团踏过历史沧桑印记,在烈士们跋涉的崎岖小径上,在曾经焦灼的战场遗迹旁,一路追寻先辈足迹,每一步里,青春力量都在为民族振兴的火炬续添不熄的火花。歌声渐息,但那从历史深处升腾而起的力量早已渗透进血脉。每一次的追寻铭记,每一次的砥砺前行,不仅是向峥嵘过往的致敬,更是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历史使命的信心和决心。
从抗战歌声中汲取精神伟力,于实践征程中追寻先辈足迹,“红途寻迹·青春励行”实践团,步履不停……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