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四百工程”百名教师访百企——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赴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观察调研

    时间:2025-08-26     阅读:
    来源:文字编辑:邓洁 审 核:屈菲菲
  为进一步加强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充分落实学校“四百工程”的工作精神,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继承理念。8月25日“守护千年非遗·传承阆中文脉”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赴四川省阆中市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调研,实地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阆中丝毯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是“阆中丝毯织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单位,其制作的丝毯以图案精美、工艺精湛闻名,兼具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实践队抵达后,在企业讲解员张萌果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银河丝毯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不同年代的丝毯作品,从传统的山水花鸟纹样到融入现代设计元素的创新款式,每一件作品都展现着丝毯技艺的演变历程。讲解员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阆中丝毯织造技艺”的历史渊源,该技艺始于汉代,历经千年传承,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核心工序包括设计、染色、经线、织造、修整等,仅织造环节就需匠人凭借经验手工完成,一幅精品丝毯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才能制成。
  
  随后,实践队走进生产车间,近距离观察丝毯制作的完整流程。在织造车间内,十余位匠人正坐在织机前专注作业,手中的纬线在经线间穿梭,通过“通经断纬”的技法逐步勾勒出图案轮廓。“丝毯织造对匠人要求极高,不仅要熟练掌握针法,还要对色彩搭配、图案比例有精准把控,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整体效果。”一位从业20余年的匠人向实践队演示了基本织造手法,纤细的丝线在她手中灵活运转,短短几分钟,图案的局部细节便清晰呈现。实践队员们认真记录技艺要点,不时就针法技巧、色彩调配等问题与匠人交流,深入了解非遗技艺在现代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企业讲解员与实践队围绕“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展开交流。讲解员表示,近年来公司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一方面与高校设计专业合作,将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开发出符合年轻群体需求的文创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开设体验课程、参与非遗展演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丝毯技艺,目前已培养出30余名年轻传承人,有效缓解了技艺传承断层问题。实践队队员结合调研所见,就“如何利用青年力量助力非遗传播”提出建议,如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技艺制作过程、设计非遗主题实践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等,得到企业讲解员的认可。
  
  此次参观调研活动,让实践队队员直观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与传承价值。实践队队长表示,作为青年学生,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动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通过整理调研资料、分享实践经历等方式,向更多同龄人普及非遗知识,为“青春传承中华文脉工程”的推进贡献青春力量。据了解,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还将在阆中市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非遗技艺体验等系列活动,持续探索非遗保护与青年传承的结合路径。
  时间:2025年8月25日
  地点:四川省阆中市
  文字编辑:邓洁
  审核:屈菲菲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