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情系三农---医耕天府·太公助农团”联合当地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太公镇特色农业的调研工作。实践团队先同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太公镇农业产业的现状,再分别前往位于高照村的灵芝种植基地和烤烟种植基地、位于水磨村的爱媛橙种植基地以及位于太平村的大豆玉米套种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从农户处切实掌握太公镇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
在高照村的灵芝种植基地,实践团队实地观摩了灵芝种植地并采访了当地的灵芝养殖大户,初步明晰了太公镇灵芝种植产业的发展思路。当地灵芝分为一年生药用性和两年生观赏性两种类型,都为初期大棚养殖,后期移植林下仿野生环境。当地灵芝的收益相当可观,一百多亩的灵芝地为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图为药用性灵芝林下生长情况)
进入烤烟烘干房,扑鼻而来的是烟叶的清香,随后实践团队看到了新鲜烟叶到完全烘干的几种形态。据悉,为方便个体农户进行烤烟烘干,高招村依照国家项目支持政策建设了集中的烟叶烘干房,在团队成员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也陆续可见农户将新鲜烟叶运来准备烘干。调研发现当地烟草产业链条比较固定,基本上都是由烟草公司提供烟苗,农户自己种植后烘干,再由烟草公司收购,再加上国家政策有20%的返税,农户种植烤烟的意愿更加坚定,这使得太公镇的烤烟产业稳步发展。2023年,高照村响应国家号召打造了千亩烤烟园区;2024年,高照村联合周边多村协作将千亩指标提升至两千亩,形成了烟粮轮作示范带。
(图为实践团与烤烟种植户合照)
在水磨村爱媛橙果园,实践团队成员见到了有六七年经验爱媛橙种植户薛叔。说起爱媛橙的市场行情,薛叔自豪地说:“我的柑橘,能卖得很好。”能够如此自信,自然是因为薛叔对于果树的管理投入了大量心血。薛叔还说:“刚开始,老百姓缺乏种植技术,也不愿意投资,我就一直在外面学习种植技术、剪枝技术等,再回来引导大家。”除了管好自家十几亩的果树外,薛叔还帮助村里其他农户改良技术,提高他们种植柑橘的积极性。如今,“皇城爱媛”已经成为了水磨村爱媛橙的专属品牌,每年通过入园采摘、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销往全国各地,为果农们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已经成为了水磨村的主要经济作物。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薛叔)
来到太平村大豆玉米套种示范田,百亩绿地映入眼帘,玉米长得高挺,大豆蓄势待发。为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太平村按照国家政策利用高标准农田、大豆玉米套种、种养循环三合一模式,实现土地最大利用化,努力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区,以稳固全镇粮食生产大局。
(图为实践团队走入大豆玉米套种示范田)
为期三天的走访调研,实践团队深入太公镇田间地头。队员们脚踩泥土,与农户的一次次交流里,真切触摸到农业生产的脉搏。这让大家深刻领悟到“三农”在祖国土地上振兴的厚重意义——不仅是政策与规划落地,更是无数的奋斗者在用汗水浇灌希望。扎根乡土,以青春之眼洞察农业发展,以青春之力助力产业前行,就是青春与乡村最美的对话。通讯作者:黄子蕾 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