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玉萃)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团队成员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山东中医药大学乡韵华夏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7月27日赴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与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感悟老区精神”主题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实地探访、聆听讲解、交流感悟,团队成员深刻体悟了沂蒙精神与铁军精神的内涵,收获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图为团队成员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刘玉萃 供图
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系统梳理了沂蒙根据地从建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通过馆内陈列的枪械、纺车、书信等实物,以及动态影像、全景图文等资料,直观感受了沂蒙老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当听到“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沂蒙六姐妹”肩扛门板架浮桥等感人故事时,不少成员红了眼眶——这些平凡身影用血肉之躯诠释了“军民同心、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让大家深刻理解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核心要义,更懂得了“人民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依靠”。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 刘玉萃 供图
随后,团队前往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在复原的军部办公室、作战指挥室中,大家仿佛穿越到战火纷飞的年代:斑驳的地图上仍留着红色标记,褪色的军大衣上还能看到补丁,墙角的煤油灯仿佛随时会重新亮起。讲解员讲述着新四军“皖南事变”后重建的坚韧、“反扫荡”中的智勇、“军民大生产”时的团结,让“听党指挥、忠于人民、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铁军精神变得可感可触。在将帅林的苍松翠柏间,在镌刻着英烈姓名的纪念墙前,团队成员整齐列队、静默鞠躬,以最朴素的方式向为民族解放事业牺牲的先辈致敬,心中的使命感与敬畏感油然而生。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新四军纪念馆 刘玉萃 供图
活动全程,成员们手持笔记本,随时记录所见所感:“红嫂的故事不是传说,是刻在历史里的赤诚”“铁军精神不是口号,是危难中站得稳、顶得住的担当”。返程后,团队召开分享会,大家结合专业学习与生活实际畅谈体会——有人说要把“军民同心”的精神融入集体协作,有人表示要以“百折不挠”的劲头面对学习难题,更有人立志未来到基层岗位,像老区先辈一样“把根扎在群众中”。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让红色历史从书本走向实景,让革命精神从概念变为共鸣。团队成员不仅深化了对沂蒙精神、铁军精神的理解,更在思想淬炼中凝聚了集体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把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青春赛道上以奋斗姿态传承先辈遗志,用实际行动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