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脚步丈量振兴之路,专业的智慧浇灌产业之花。2025年7月16日至8月5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木槿花开促振兴"实践团奔赴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开展“宣传推广+产业赋能”的暑期专业实践活动。这支专业队伍深入田地间头,围绕当地特色木槿产业,依托专业团队优势,通过实地考察、企业走访、农户访谈和开展答疑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为当地木槿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发展建议。

图为种质资源圃田垄中木槿次第开放
先锋桥村曾是省级重点贫困村,面积7000多亩,然而创业项目短缺、致富门路不宽、村集体经济薄弱。2019年,在村各方协调努力下,先锋桥村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选用木槿作为景观树木,打开木槿苗木、鲜花市场。时至今日,木槿产业早已带动村子“脱贫摘帽”,先锋桥村合作社也已与多方企业达成合作,研发木槿花相关产品。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资阳区木槿种质资源圃调研的场景
团队调研发现,木槿作为一种兼具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特色作物,虽然在资阳区内已有上千万亩的种植规模,但社会认知度与其实际价值严重不匹配,市场开拓程度较低。在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注意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目前木槿更多被认作观赏植物或绿篱使用,民众对其认知仍停留在观赏层面,而对其丰富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几乎一无所知。在与当地领导班子、企业代表的交流中,团队成员均深切感受到,大多数人对木槿的食用和保健价值缺乏基本了解,且对木槿相关洗护用品的接受程度较低,甚至出现关于其安全性不必要的顾虑。先锋桥村村支书记坦言:"我们每年产出上千吨木槿花,但收购的单位却很少,实在可惜。"
团队分析探讨,认为这种认知局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目前湖南地区大多木槿仅作为观赏植物或绿篱栽培;其二,市场上几乎看不到以木槿为主要原料的深加工产品;其三,消费者对木槿食品的接受度极低。这种状况直接导致木槿产业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产业规模与其潜在价值严重不符。
图为先锋桥村书记带领团队考察木槿种植示范基地
"这恰恰说明木槿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团队指导老师指出,"木槿富含的多糖、氨基酸等活性成分经科学验证具有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其营养价值远超许多常见花卉。当前的市场困境主要源于科普不足和产品开发滞后。"据团队测算,若能突破认知瓶颈,合理开发木槿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湖南木槿产业年产值有望实现巨大突破。
在产品价值开发方面,团队发挥自身专业性有事,以科学的数据强调了木槿在食品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鼓励当地产业。团队成员查阅相关资料,对当地种植的多个木槿品种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数据显示,木槿花的多糖含量、氨基酸等关键指标均显著高于玫瑰、花椰菜等常见花卉作物。这些科学数据充分证明了木槿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开发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随后,团队成员杨洪芬表示,"我们建议当地企业可以重点开发木槿花茶、木槿酵素等高附加值产品。"
图为实践团与当地领导班子、当地企业代表开展木槿产业发展答疑座谈会
在资源圃的扦插育苗区内,实践团成员发现部分植株叶芽部分出现腐烂现象,湿度控制还要优化,提高透气性。另外,团队成员还发现部分品种叶片虫蛀严重,团队成员计划采集不同品种的叶片样本,带回学校实验室进行成分对比分析。针对当地木槿种植中普遍存在的蚜虫等病虫害问题,团队专家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防控方案,建议采用冬季土壤消毒,降低虫卵孵化率。水肥管理方面,针对木槿的花径小、雄蕊瓣化严重等问题,制定了科学的施肥方案。"专家们的建议很实用,解决了我们的种植难题。"当地种植户李师傅表示。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当地木槿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也让团队成员收获颇丰。"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专业知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团队成员一致表示,"未来我们会继续关注木槿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通讯员 窦心雨 杜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