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踏寻历史印记 弘扬爱国精神

    时间:2025-08-28     阅读:
    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队

  2025年6月11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队全体成员在南通理工学院开展了“踏寻历史印记 弘扬爱国精神”’社会主义实践启程仪式,团队队长陈紫怡详细开展了活动战略部署分工,团队指导老师周雨佳老师出席本次出征仪式,并给予深刻指导与教诲。

  2025年6月23日,团队成员朱勇杰作为主讲人,开展了线上分享会,讲述其三年军旅生涯的训练故事。2021年3月他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军入伍,踏入军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警士兵,武警士兵的训练无疑是极其艰苦的,刚入伍时,朱勇杰就有着不俗的表现,他和战友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严苛的挑战,磨练意志、提升体能,确保在未来任何情况下都能迅速有效地完成任务。

  朱勇杰说:在训练中不断突破自我,敢于挑战极限,这样才能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人民子弟兵永远为人民服务。在其分享过程中,团队成员心中不仅升起对军人的崇高敬意,也增强了浓烈的爱国情怀。

  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9日,团队成员陈紫怡前往澳门参加第十八届“民族心·中华情”海峡两岸青少年征文演讲比赛,与来自澳门、河北、上海、安徽、湖北、陕西、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近四十名选手同台竞技。她讲述了最深的乡愁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祖国南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澳门,以青春之名庄严承诺:同心同德,携手并肩!结合当代青年责任进行创新性诠释,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思考和使命担当。

  该赛事为两岸四地青少年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共同准备比赛、参加夏令营等活动,两岸青少年得以深入交流、建立友谊,这些互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了青年基础,让年轻一代通过语言艺术表达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澳门辛亥·黄埔协进会会长林园丁表示,活动不仅展示青少年才艺,更是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激励青少年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比赛之余,主办方陈紫怡也进行了研学活动,大三巴的浮雕上,东方的牡丹与西方的天使和谐共舞,诉说着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胸怀;澳门博物馆内古香古色的木质家具、中药材馆与茶叶铺,无不诉说着我们同根同源的事实。

  2025年7月15日,团队成员颜庆芝来到了扬州市曹起溍故居,青砖黛瓦的曹起溍故居里,时光仿佛停驻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推开斑驳的木门,墙上泛黄的照片里,青年曹起溍眼神明亮,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锐气。书桌前摊开的文稿字迹遒劲,仿佛能听见他灯下疾书的沙沙声,字里行间满是“为民众争人格、为家乡争光荣”的赤诚。

  展厅里,那枚锈迹斑斑的铜质印章静静陈列,“曹起溍”三个字虽已模糊,却烙印着他组织农民运动、建立地下党组织的坚定足迹。被捕后在狱中写下的“虎丘战罢转焦山,砥柱中流非等闲”,笔锋里的不屈与豪迈,让人想起他年仅25岁就为信仰赴死的决绝。站在小院的石榴树下,看着墙上“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的箴言,忽然明白:正是无数个如曹起溍般的年轻人,用滚烫的热血铺就了今天的坦途。他们未曾亲眼见盛世,却成了照亮盛世的光。走出故居时,阳光穿过叶隙落在肩头,仿佛是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太平盛世,如你所愿。

  同日,团队成员穆学晴踏入了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纪念馆,生动地展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丽场景。战船在波涛中奋勇前行,战士们眼神坚定,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这一幕让我仿佛穿越回了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的历史时刻。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那是何等的波澜壮阔!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活在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环境中,享受着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没有感受过饥饿和贫困的折磨,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先辈们的付出。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传承和弘扬渡江战役中所体现的革命精神,那就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将革命精神融入到日常的行动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退缩、不畏惧,勇敢地迎接挑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7月20日,团队成员唐书珍来到泰州市革命英雄纪念馆进行深入学习。在纪念馆内,系统参观了以泰州地区革命斗争史为主线的主题展厅,通过详实的历史图片、珍贵的文物史料、生动的场景复原及多媒体展示,深入了解了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泰州大地上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特别是被沈毅等著名英烈的事迹深深震撼。随后,前往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在塔前肃立瞻仰,感受其承载的厚重历史与不朽精神,通过阅读碑文铭记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并怀着无比敬仰之情献上鲜花或行注目礼,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2025年7月24日,团队成员宗佳怡与陈睿,在淮安分头行动,走访了淮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场所。

  宗佳怡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这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与文化的学习之旅。亲身感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伟大一生和崇高精神,全面了解了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和家庭往事。从年少时的求学经历,到投身革命、领导抗战,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辛勤工作,周恩来总理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一封封家书,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家人的深情厚爱,更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他始终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着清正廉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激励了无数革命战士,也在今天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团队成员陈睿来到了淮宝县政府旧址红色教育基地,它承载着一段意义非凡的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淮宝地区是连接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枢纽,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随着深入参观,陈列室里的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都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淮宝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日寇及反动势力英勇斗争的场景。这里有革命先辈们使用过的简陋武器,有记录着重要决策的文件手稿,还有百姓支援前线的珍贵影像。淮宝人民踊跃参军,积极生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时代,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从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踏寻历史印记 弘扬爱国精神”项目,是一次成功的青春寻根之旅、精神铸魂之旅、使命启航之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队”的成员们,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心灵倾听历史回声,用思考解读时代命题,用行动书写青春答卷。我们证明了,红色基因从未褪色,爱国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新时代青年必将从历史中汲取不竭动力,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不懈奋斗,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我们的实践,不仅为团队和个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更广泛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提供了生动范例。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