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淮北理工学院:用爱播种,收获成长

    时间:2025-08-31     阅读:
    来源:叶焦娇

  为响应三下乡号召,7月2日,淮北理工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赴淮北市关爱支教团队来淮北市社会福利中心支教活动,开展为期七天的支教活动。

  本次支教在传统语数英课程基础上,特别增设了趣味手工课,既打破了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局限,更助力福利中心儿童在劳逸结合中高效吸收知识,实现‘学玩相融’的学习效果。

  在本次支教的语文课堂上,支教老师打破传统古诗词教学的刻板印象,创新加入孩子们熟悉的影视经典桥段,让抽象的诗句变成了可触摸、可感知的生动场景。这种教学方式让原本停留在课本中的文字有了“形状”。在课堂上,孩子们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找古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联结,主动跟随课件中的场景去寻找那句最能表达情感的句子。在一声声讨论声中,每份不同的答案里都藏着独特的心境,这种教学方式成功让古诗词从“纸上”走到了“心上”,从“心上”走到了孩子与支教老师的联结中。

  图为支教老师播放古诗词课件。耿勤勤 供图

  在支教的数学课上,支教老师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能画出来的图拆解数学问题,让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变得简单生动有趣。现在再看数学问题,数学不再是与生活分开,独立于课本的东西,而是变成了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得上,能够快速理解问题的实用工具。孩子们的状态也由分不清抽象概念,转变为主动寻求生活中的数学题,主动去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连接,主动去探索去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主动去探索学习的奥秘。

  支教的英语课上,支教老师把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角色“请”进了课堂。上课时,老师让动画里的角色来提出语法问题并说明,等动画角色话音落下,支教老师再顺着话题,适当补充点有用的语法知识。原本有点困难的英语交流,慢慢变成了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轻松。英语教学不再变得困难且枯燥,语法知识也像雨滴进入土壤般被自然吸收,让教育在欢声笑语中的进行,如春风化雨滋养成长,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进步。

  除了传统的语数英外科目,团队还开展了充满趣味性与创造性的手工实践活动,经过团队商量,统一采用了安全系数较高、材质温和的黏土和串珠。

  支教的串珠课上,支教老师没有设置创作模板,反而鼓励每个孩子自由创作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每件作品都充满了个人特色,承载了美好的回忆与独特的思想。而这份创意也将伴随孩子们的成长,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价值。当阳光透过玻璃珠时,璀璨的不仅仅是这份手工艺品,还有藏在心中的情感与无限的可能,这是孩子们与支教团队独一无二的、不可或缺的珍贵记忆。

  图为孩子们用串珠制作手工艺品。耿勤勤 供图

  在黏土创作课堂上,支教老师给每个孩子分发分量均等,颜色齐全的黏土材料,与串珠课都理念一致,没有给出一个固定的模板,选择让孩子们自由创作,将心中世界补齐并具象化。这份黏土制品也许是充满色彩的、明媚张扬的模样,也许是颜色沉静却透着肃穆庄重的模样,但每一件都可见塑造者的用心与个性。无论作品的风格与成果如何,支教老师都耐心询问其创作理念与其心中所想,了解每个孩子的差异与优点。支教老师用目光追随孩子们的视线,用心灵抵达孩子们的内心深处。

  本次支教活动不仅是孩子们独一无二的成长回忆,也在支教团队成员的内心播撒下教育的种子。

  图为支教团队与指导老师的合照。杨雯雯 供图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