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谭秋燕 周立鑫)随着在宝鸡调研工作的圆满结束,陕西省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团队的“三下乡”活动画上了句号。团队足迹遍布陕西多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为期数日的调研中,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口述访谈等多种方式,系统梳理了陕西省红色资源的分布、保护技术及管理机制。他们发现,陕西省红色资源丰富多样,但在保护和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资金不足、开发利用模式单一、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在形成的《陕西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调研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其中,分级保护制度根据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分类保护,确保重要资源得到重点保护;区域联动开发机制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同时,团队重点挖掘的数字化保护和沉浸式体验等创新模式也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红色体验场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革命历史之中,增强了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红色剧本游等项目则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体验,使红色文化更加生动有趣。
为了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与吸引力,团队还制作了微纪录片,通过精彩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展现了陕西省红色资源的风采和魅力;策划了社区红色工坊活动,邀请当地居民参与红色文化创作,如红色剪纸、红色绘画等,让红色文化走进社区,深入人心。
调研成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和重视。相关部门表示,将认真研究团队提出的建议和策略,将其纳入地方红色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规划中,优化红色资源管理,推动红色文化与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三下乡”调研活动不仅是一次对陕西红色资源的深度探索,更是团队成员成长和锻炼的宝贵机会。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陕西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不断完善调研成果,为红色基因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