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奏响千年之声,传承文化薪火——大连理工大学伯川书院“天工琴韵 • 风启未来” 暑期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时间:2025-09-08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2025年7月3日至10日,大连理工大学伯川书院“天工琴韵 • 风启未来”实践团奔赴大连、沈阳等地,围绕“管风琴的设计与制作”“文化传播”“文创应用”与“市场化探索”四大主题,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年之力探寻这一古老乐器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新生。

图1:实践团成员研发文创管风琴过程

自2025年2月起,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王小虎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团队依托书院提供的双创中心与跨学科资源平台,正式启动“文创管风琴”研发项目,致力于将这一拥有千年历史的“乐器之王”以更轻量化、智能化、可互动的形式带入现代生活。项目初期,团队聚焦于小型化管风琴的结构设计与声学模拟。在王小虎老师的带领下,书院本科生组成跨学科研发小组,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音管、琴身主体原型。历经四个月的反复测试与迭代,团队成功研制出首台“文创管风琴”,可拆卸组装,适用于中小学音乐教室与文化展览场景。

图2:实践团成员在进行3D建模

图3:3D打印形成的管风琴模型

此后团队以管风琴文创项目为基础,成立3D打印公司,在暑期实践到来之际,成立大连理工大学伯川书院“天工琴韵 • 风启未来”实践队,旨在弘扬传播管风琴文化,科普管风琴知识,推动文创管风琴商业化。在文创实践方面,团队设计开发了“音管印象”系列文创产品,包括管风琴造型书签、声波纹明信片、可拼装模型等,并在大工嘉年华,伯川集市等地进行售卖。

图4:主创团队等集市合影

图5:集市体验与售卖现场

在市场化调研中,团队走访多家乐器制造企业与文化投资机构,形成《中国文创管风琴市场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调研报告。报告建议通过“模块化设计+数字控制”降低制造成本,推动中小型管风琴进入教育与文旅场景。于此同时,数月来团队走访多家学校,进行管风琴科普宣讲。

与此同时,在英国莱斯特大学到访之际,大工管风琴实践团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向到访校园的英国莱斯特大学师生代表团专题介绍了中国管风琴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当代应用。实践团成员以“从欧洲教堂到中国书院”为主题,通过中英文双语讲解,系统梳理了管风琴的技术演变、艺术价值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路径,并重点展示了团队依托伯川书院“伯川工坊”育人课程及双创中心研发的“文创管风琴”原模型。现场,团队成员演示了如何实现传统音管的模拟演奏,并邀请莱斯特大学学生亲手体验按键发声,感受这一古老乐器的独特魅力。英方代表对大工学子在传统乐器创新转化方面的探索表示高度赞赏,尤其对模块化设计与教育应用场景表现出浓厚兴趣。

实践团成员还进行了实地走访,走访了盛京大剧院等管风琴使用场景,更好地了解了其原理与构造。此次实践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入理解了管风琴背后的技术与艺术融合之美,更激发了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使命感。未来,大连理工大学伯川书院“天工琴韵 • 风启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深耕,让这一“乐器之王”在新时代奏响更加恢弘的乐章。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