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传承王杰精神,砥砺青春使命——徐州医科大学实践团

    时间:2025-09-11     阅读:
    来源:徐吕雯
传承王杰精神,砥砺青春使命——徐州医科大学实践团
  导语——徐州医科大学“行走的思政课”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于今年暑假前往徐州邳州、山东金乡等地开展走访,深入探寻王杰精神背后的动人故事;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随即启动了返家乡宣传工作。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暑期,徐州医科大学“行走的思政课”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奔赴山东金乡、江苏邳州等地,开展以“追寻英雄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实地研学与返乡宣讲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追寻英雄足迹,感悟精神伟力
  7月11日,实践团抵达江苏省邳州市王杰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展厅内,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和实物资料,深入了解王杰烈士的生平事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铮铮誓言和“三不伸手”的高尚品格深深震撼着每位队员。在王杰牺牲地纪念亭,12根红柱象征着当年被救的12位民兵,静静守护着英雄的精神与荣光。在邳州市王杰干部学院,实践团通过参观学习和座谈交流,进一步理解了“两不怕”精神与“四个自问”的深刻内涵。尤为珍贵的是,队员们采访到当年被王杰救下的老民兵吴步良老人。他动情回忆道:“在实爆演习发生意外的那一刻,王杰同志毫不犹豫地扑向炸点,用身体保护了我们。离爆炸点只有0.4米的我,因此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亲历者的讲述,让跨越时空的英雄精神变得可感可触。
  7月17日,实践团奔赴山东省金乡县王杰烈士纪念馆。馆内的大量实物、图片和文献资料等系统地展示了王杰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馆内毛泽东同志“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批示醒目而庄重。同时揭示了王杰精神与革命传统的血脉联系。参观完纪念馆后,实践团的同学们深刻感悟到王杰精神背后的坚定信念——“毛主席是怎样说的,我就是怎样做的”
  
  (图为宣讲团成员采访吴步良同志刘鹏翰供图)
  
  (图为宣讲团成员参观学习邳州王杰纪念馆刘鹏翰供图)
  投身基层宣讲,践行青春誓言
  在完成深入研学后,实践团成员充分利用暑假返乡契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生动实践。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奔赴江苏无锡、南通、苏州、连云港以及徐州本地等十多个社区,开展了十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讲活动。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队员们面向老党员和居民代表,以“故事+理论”的形式,生动讲述王杰的事迹,阐释“两不怕”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梅园社区的老党员在听完报告后感慨:“王杰的‘三不伸手’至今发人深省。什么时候该冲上前、什么时候不伸手,这就是党员的觉悟。”
  在暑期托管班,队员们化身“红色讲师”,针对青少年的认知特点,通过情景再现、互动问答、绘画手工等形式,将王杰事迹转化为生动课程。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英雄形象,理解“不伸手”的高尚品格,踊跃表达“要像王杰叔叔一样帮助他人”的决心。
  宣讲过程中,队员们还深入街巷巷尾,通过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开展社会调研,了解不同年龄、职业的群众对王杰精神的认知情况。截至目前已经收集了两千余份调查报告,为更好的传播王杰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宣讲团成员在无锡庄桥社区进行宣讲徐吕雯供图)
  
  (图为宣讲团成员在南京小市街道进行宣讲管颖供图)
  总结与展望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更是一场淬炼本领担当的青春征程。通过实地探访、亲历者访谈、理论学习和基层宣讲,徐州医科大学的青年学生们更加深刻地领悟了王杰精神的本质内涵与实践要求。他们表示,作为新时代医学生,必将以英雄为榜样,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转化为刻苦学习、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在守护人民健康的使命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实践团也将继续深化学习成果,推动王杰精神走进更多校园和社区,让英雄精神之火,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