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以语为桥,在红色地标间解码信仰密码

    时间:2025-09-14     阅读:
    来源: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外语系
  盛 夏 的 风 裹 挟 着 历 史 的 温 度 , 常 州 大 学 怀 德 学 院 外 语 系 " 三 下 乡 " 实 践 团 队 踏 上 了 横 跨 南 北 的 红 色 " 解 码 " 之 旅 。 从 苏 北 平 原 的 战 壕 遗 迹 到 江 南 水 乡 的 芦 荡 烽 火 , 从 武 昌 城 头 的 觉 醒 枪 声 到 南 昌 城 厢 的 建 军 初 心 , 他 们 以 青 春 视 角 为 笔 , 以 中 外 语 言 为 墨 , 在 八 个 红 色 地 标 间, 将 墙 上 的 弹 痕 、 褪 色 的 家 书 , 译 成 直 抵 人 心 的 精 神 力 量 。
  首站靖江弯腰沟红色革命基地,青石板路两旁的老房屋仍保留着当年的作战工事痕迹。在"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前,队员们列队肃立。展厅内,一根缠着麻绳的扁担让队员驻足良久——这是1943年村民帮新四军运送弹药的工具,扁担上37道深浅不一的刻痕,记录着37次穿越封锁线的艰险。"每一道刻痕都是军民同心的印记。"
  从 苏 北 南 下 , 团 队 抵 达 华 夏 腹 地 的 武 昌 起 义 纪 念 馆 。 " 红 楼 " 内 , 泛 黄 的 《 革 命 军 告 示 》 上 " 凡 我 同 胞 , 一 律 平 等 " 的 字 样 虽 已 模 糊 , 却 依 然 振 聋 发 聩 。 队 员 雷 若 希 蹲 在 展 柜 前 , 对 照 史 料 逐 字 核 对 译 文 : " 百 年 前 的 觉 醒 誓 言 , 和 今 天 的 平 等 理 念 一 脉 相 承 。 " 她 特 别 注 意 到 展 厅 角 落 的 汉 阳 造 步枪 , 枪 托 上 " 驱 除 鞑 虏 " 的 刻 字 清 晰 可 见 , 隔 壁 的 南 昌 八 一 起 义 纪 念 馆 里 , " 巨 手 托 枪 " 雕 塑 前 , 队 员 王 蕊 正 对 着 起 义 军 号 : " 冲 锋 号 的 旋 律 从 未 变 , 就 像 人 民 军 队 的 初 心 从 未 改 。 " 
  北上齐鲁大地,淄博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一本战地日记让队员们红了眼眶。 19 岁 战 士 写 下 的 " 愿 以 吾 辈 之 青 春 , 护 这 山 河 无 恙 " , 与 队 员 们 的 年 龄 相 仿 , 却 承 载 着 超 越 时 代 的 担 当 。 " 这 就 是 青 春 最 美 的 模 样 。 " 随 后 抵 达 的 阜 宁 烈 士 陵 园 , 队 员 们 冒 雨 擦 拭 墓 碑 , 将 模 糊 的 碑 文 拓 印 下 来 译 成 双 语 存 档 ; 隔 壁 的 新 四 军 纪 念 馆 内 , 一 件 补 丁 摞 补 丁 的 军 大 衣 让 队 员 祝 雨 凤 驻 足 — —12块来自不同百姓的布料,正是"军民鱼水情"的最好见证。 
  最后一站,团队走进江南水乡的红色地标。 锡东革命烈士陵园里, 《 从 军 志 愿 书 》 让 队 员 们 动 容 , " 愿 以 书 生 志 , 化 作 疆 场 魂 " 的 誓 言 被 译 成 多 国 语 言 , 制 成 卡 片 供 参 观 者 取 阅 。 丹 阳 总 前 委 旧 址 内 , 队 员 们 围 绕 《 入 城 守 则 》 展 开 讨 论 , 将 " 不 拿 群 众 一 针 一 线 " 译 成 外 语 , 标 注 " 这 是 执 政 初 心 的 最 早 实 践 " 。 沙 家 浜 革 命 历 史 纪 念 馆 的 芦 苇 荡 模 型 前 , 队 员 沈 伊 琳 用 日 语 解 说 : " 每 一 条 渔 船 都 是 庇 护 所 , 每 一 位 百 姓 都 是 守 护 者 。 " 她 还 协 助 工 作 人 员 制 作 了 多 语 种 二 维 码 解 说 牌 , 让 中 外 游 客 都 能 读 懂 这 段 " 军 民 团 结 如 一 人 " 的 历 史 。
  十余天的旅程,他们的"红色词典"里,没有晦涩语法,只有用生命写就的信仰故事。 正如队长在总结会上所说:"我们翻译的不仅是历史,更是先辈留给当代青年的'精神说明书'。 "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