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传古韵,童心绘历史:草堂文华幼儿园文物美育新体验  近日,草堂文华幼儿园内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是小小文物守护人"美育实践活动。小朋友们通过沉浸式体验和创意表达,与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本土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教师们通过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展示了本地代表性文物的影像资料。"这件玉器是古代小朋友佩戴的吉祥物""这个陶罐上面刻着先民们的生活场景",老师们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不时发出惊叹声,对这些"穿越时空的宝贝"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文物之美,幼儿园特别设置了多个体验区。在"触摸历史"区,孩子们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轻轻抚摸仿制文物的纹路和造型;在"纹饰探秘"区,他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文物上的精美图案;在"色彩密码"区,大家一同探讨古代工匠使用的天然颜料。这种多感官参与的方式,让孩子们对文物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创作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物元素,用水彩、黏土、拼贴等多种形式进行再创作。有的小朋友将青铜器上的纹样绘制成现代装饰画,有的用超轻黏土捏出自己设计的"未来文物",还有的将陶器造型与当代生活用品相结合。每个孩子都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展现出独特的创造力。
  园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让幼儿在感受文物之美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才是美育教育的真谛。"
  活动结束后,幼儿园展出了孩子们的作品。那些充满童真又独具匠心的创作,不仅展现了幼儿对历史文化的独特理解,更让人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这场别开生面的美育实践,让古老的文物在童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文/赵梓淙 图/赵梓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