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百‘梨’挑一,只为等你”直播间,现在为大家重点推荐的是小江镇特色农产品——翠冠梨,它香甜酥脆,汁水饱满,大家一定要试一试噢”,在小江镇中学的活动室里,四位青春洋溢的青年正在热情展示直播间的爆品。这是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微光实践队与与广州市驻阳山县小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联合开展的首场带货直播,也是小江镇在助农电商直播产业迈出的第一步。
这个7月,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微光实践队作为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积极响应国家对青年乡村振兴的号召,以解决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来到清远阳山县小江镇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其中,两场共计4小时的“寻味阳山,情满小江”公益助农直播实现成交额近5000元,点赞量超25w,为当地农产品插上“云翅膀”,为助力乡村振兴振兴战略注入新能量。
图1:“寻味阳山,情满小江”直播宣传海报
直播前的“尽心”:从精心选品到广泛预热
基于前期对小江镇农产品情况的潜心调研,团队成员在到达阳山后前往果园和当地农村合作社进行选品沟通。在跟着农户和村干部亲手采摘了一筐筐的翠冠梨后,大家不禁感慨“这么好吃的梨我真的想让更多人都尝一尝!”,甚至在现场与亲人朋友打起了视频通话,分享发现好物的喜悦,“百‘梨’挑一,只为等你”的直播间主题也应运而生。为丰富直播间商品,团队成员对现有库存充足的农产品筛选,综合考虑农户收入和产品吸引力,与合作单位洽谈定价,最终挑选了一批特色强、品质佳、性价比高的农产品作为此次直播带货的商品。
图2:微光实践队队员与驻村第一书记实地走访“翠冠梨”果园
在确定直播选品后,团队成员各自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先后完成直播方案、脚本撰写、链接制作、场景搭建和视频制作等一系列工作。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实直播的经验,但大家怀着振兴小江镇的初心,在过程中从青涩到熟练,心凝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数字化媒体的宣传优势,利用传播效应,在抖音、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进行广泛预热。
直播中的“用心”:从主播阵容到链条管理
在13日的直播中,一位广外艺同学们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了直播间,黄昭婵作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1届毕业生,积极投身广东省“山区计划”志愿服务,目前已经在家乡阳山服务两年。在这特殊的情缘下,与师弟师妹们一起开启了她的直播首秀,“作为一名山区计划志愿者,这不仅能为家乡当地特色代言,也能与师弟师妹们一起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我感到由衷地开心”,她激动地与大家分享着。此外,广州市委老干部局外派干部、清远市乡村新闻官、驻罗汉村第一书记薛晨(广州市驻阳山县小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也现身直播间宣传了乡村振兴、助镇帮镇扶村等实际工作情况,让网友了解广大基层干部与农户共同付出的努力,也希望引领广大农户干上直播电商这项“新农活”。期间,他与两位微光实践队队员一起从产品的产地、卖点、食品安全性等方面有针对性解答,并就“公梨和母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叫凤尾菇”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带头兵”作用。
图3:广州市委老干部局外派干部、清远市乡村新闻官、驻罗汉村第一书记薛晨现身直播间 两天的直播共为大家带来了11项单品,吸引了近万名网友在线观看,直播间点赞超25w人次。此次直播,团队成员与驻阳山县小江镇帮扶工作队一起,借助新媒体优势,把手机作为“新农具”,把直播带货作为“新农活”,纷纷变身“卖货郎”,让优质农货搭上数字化媒体的“快车”,凭借“小屏幕”打开“大市场”。
直播后的“贴心”: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为加快小江镇农村电商发展,普及电商知识,微光实践队电商专业的两位同学于7月15日上午9点在小江镇官方视频号开设“直播电商小课堂”,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与当地的村干部和村民们分享了直播带货背后的秘密。为农户打开销路,今后实现自产自销奠定了基础。
图4:微光实践队队员分享直播话术 两位电商专业的队员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带来“电商直播带货话术”、“电商直播后台运营”两节小课堂。分别从话术设计要点、话术设计原则、直播话术框架、场控工作要点、后台链接制作、直播弹幕管理等方面为大家揭秘了直播中的互动技巧与后台运营流程,利用数字化媒体让财富知识走进“田间地头”,两次授课超过200人次观看,点赞量超6.5万。
当下,直播带货逐渐成为提振乡村经济动能的新利器,以及促进数字化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新常态。此次直播带货的尝试,让村民看到了直播电商在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微光实践队也将以此次直播为契机,继续探索青春力量在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产业在小江镇的发展路径,推动数字化媒体与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贡献青春力量,建功新时代。
图片来源:梁家龙
文字来源:叶羽佳 冯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