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端正的思想是一切的基本,是在时代浪潮下站稳脚步的秘诀。大学生作为祖国含苞待放的花朵,为更好地绽放,红色革命历史的浇灌滋养必不可少。为加深对思想道德的培养,了解伟大革命历史,汲取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2023年6月中旬,西南石油大学赴大邑、浦江社会实践星星之火队来到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大安桥村的成都市烈士陵园,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三下乡暑假实践活动。
走进红色基地,学习革命精神。每一座烈士陵园背后都有许多壮烈的传奇故事,成都市烈士陵园作为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给广大学子提供了了解革命历史、学习伟大红色精神、瞻仰民族英雄的机会,让红色基因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
图为实践队员在成都市烈士陵园大门口参观
用好红色基地资源,让英雄永驻人心。实践队一早从学校出发,历经两小时到达成都市烈士陵园。陵园门口,两旁镂空设计的红色柱子引人瞩目,给人一种宏伟的感觉。走过大门,实践队员们便能看到道路两旁的大字“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草坪上的革命先辈作战雕塑,各个英姿飒爽,尽显民族英雄气概。湖中的朱雀雕塑远远看去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寓意着红色血脉生生不息。
图为英雄纪念碑
实践队首先来到悼念广场,在广场的左边五座金石方碑以碑赋文的形式分别描述了从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典型历史场景。在金石方碑对面的弧形方碑是追思园,上面刻录了四川大学陈廷湘教授所创作的赋,赞颂了巴蜀儿女为“山河统一,国家繁荣,社会平宁,人民康乐”这一伟业不懈奋斗的英勇历程。沿着台阶往上走,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实践队员身前,碑身正面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气势磅礴。纪念碑碑高28米,寓意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纪念碑背后是成都烈士名录,上面镌刻着从辛亥革命至今众多烈士的英名。
图为革命烈士王右木等人
再往上走,实践队便到达成都市烈士纪念馆。馆内从“浴血保路”、“推翻帝制”、“寻真健党”、“长夜苦斗”四个板块向实践队员们展示蓉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伟大复兴砥砺前行。革命队伍中不乏能人志士,王右木创建了四川最早的的中共组织——成都独立小组,董郎、罗南辉等在战火中成为优秀的红军将领,他们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流血牺牲。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参观学习纪念馆内的革命先辈事迹和那些富有历史韵味的文物后,实践队员黄云飞不经发出感慨:“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他们用纸笔传播新思想,用小米加步枪战胜敌人,用自己的血肉身躯为新中国铺下坚实的路。”
图为烈士墓区
古道青石凉,烈士林间葬。从纪念馆出来,实践队员来到烈士墓区,无名英雄的碑一排又一排, 烈士纪念雕塑一座挨着一座,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邱光华机组”雕塑也在这林荫下,他们在一次次磨难中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服务,将自身生命奉献给了国家。他们永远活在了人民的心中,英雄事迹永流传,伟大精神耀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