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法治中国青年行:廌佑未来,以法治启润童心

时间:2023-08-18 关注:

7月26日上午,厦门大学法学院“廌润童心”社会实践队前往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启了普法夏令营活动的第二站——法润童心游园会。实践队通过对传统的普法活动进行创新性改造,融合当代青少年喜爱的游戏形式,开创出独具特色的、能够满足青少年文化需求的原创性普法产品,以期提高青少年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图为法润童心游园会活动开展前的团队合影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一号摊位是“你比我猜,心有灵犀”。抽取小卡片,略加思索,小朋友开始了自己的表演——背过手,挺直腰板,表演的是哪位法律角色呢?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志愿者的引导,对领到的法治小卡片进行展示,而对面的小朋友则通过表演者的肢体的表情尝试猜测,他们在表演中和猜测中各自加深对法律名词的理解和记忆。

图为小朋友们正在组队玩你画我猜小游戏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图为小朋友们猜出答案后露出开心的笑容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二号摊位是“眼疾手快,快速拼图”。将代表着公平正义的天秤、蒙着眼的女神、法律的利剑和民法典等图片制成拼图的形式,打乱顺序,等待孩子们的重构。孩子们在拼图的过程中也在观察着图案——“这个天秤是对称的啊!”,“是的,这正是法律的公平”。拼凑每一片拼图的同时,也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构建着象征公平正义的法律形象。

图为小朋友正在尝试拼出正义女神忒弥斯的拼图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图为廌润童心实践队队员们在为小朋友们讲解拼图图案的含义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三号摊位是“投壶连连看”。“法官是法院还是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呢?”“检察院的职能是公诉还是判决呀?”小小的手握着箭矢,听清题目后开动小脑筋,在两个壶中间做出抉择。以“投壶+问题”的形式,点燃孩子们的热情,引导孩子们记忆和学习法律小常识,以生动且益智的方式引起孩子们思考的兴趣,从而达到普法的目标。

图为小朋友们正在排队有序玩投壶游戏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图为小朋友选择好正确的壶桶准备投射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四号摊位是“法治大富翁”。实践队创新大富翁的游戏规则,将游戏环节的关卡设计成答题通关的模式,转动大骰子,向前的每一步都有着法律小问题需要孩子们来解决,让孩子们在“打怪升级”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法律问题,提升学法的乐趣。在大富翁游戏地图上前进一小步,也是孩子们在普法进程中前进的一大步。

图为小朋友回答对法律小问题后前进一步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提问小朋友法律小问题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图为小朋友正在摇动法治大富翁的骰子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五号摊位是“九九宫格”。在大大的方格里,有民法典、宪法、经济法......面对前行的“大山们”,孩子们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与才能通关呢?在抽取三张卡片后,开动脑筋,设计出最合适的通关路线,大胆地放开手脚,迈开步子行进到相应的部门法格子内,迎接通关路上的挑战。

图为小朋友在玩九宫格游戏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六号摊位是“词语叠叠乐”。每个杯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印记,孩子们尝试将印有不同字样的杯子排列组合,还原法律的“法言法语”,以通俗且富有乐趣的形式鼓励孩子们尝试搭建法言的“大厦”,在“一杯”又“一杯”中构建法律的“一世界”。

图为小朋友在耐心选择词语叠纸杯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图为小朋友在实践队员的帮助下完成宪法词语组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本次法润童心趣味游园会面向厦门市思明区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儿童约100人,并积极得到了厦门市思明区司法局和厦门市思明区手牵手社工服务中心的支持,以及老师和家长们的大力帮助,凝聚多元主体的合力,共同开展了本次普法游园会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有效唤起青少年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他们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要深入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使青少年养成并形成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不仅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努力,还需要社会注入新力量,凝聚普法合力。

在形式上下功夫,在内容上精心打磨。面向小朋友们的普法教育过程,应当寓教于乐、直观生动。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得到“润物无声”式的教育,才能让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真正入脑、入心。

图为游园会活动中和小朋友们的合影  通讯员 郑鑫瑜 摄

厦门大学法学院“廌润童心”社会实践队

作者:廌润童心社会实践队 来源:廌润童心社会实践队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