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薪火传承——探寻中医药发展与文化传播】 “几许微光献沧澜,万众薪火曜晴川” 薪火实践团专访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赵霞教授

时间:2023-08-24 关注:
中医药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一枚银针联通中西
一缕药香穿越古今
2023年7月20日下午,薪火实践团“几许微光献沧澜”小分队有幸来到江苏省中医院采访赵霞教授,倾听并学习赵老师有关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独到见解,受益匪浅。
专家介绍
赵霞,女,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研究所主任,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中医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一流专业中医儿科学专业负责人,国家一流课程中医儿科学课程负责人。
擅长小儿呼吸、消化系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和中医体质辨识调理。对小儿肺炎、哮喘、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等有深入研究,用中医药治疗这类疾病疗效显著。
 
采访视频
重点采访内容如下
医学科普,智慧育儿——“朝霞幼语”公众号
“朝霞幼语”是由赵霞教授及其团队创立的公众号,旨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纠正儿科常见病的认识误区,并普及相关临床护理知识,同时也涉及中医知识、学术理论等,其内容具有专业性、科普性、公益性。
  • 科普儿童保健知识
“我们平常在临床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对于一些儿科常见病的认识是存在误区的。在诊疗的过程中,有时是来不及给他们详细解释和说明的。”通过公众号宣传,可以方便患儿及家属了解儿童保健知识,更好地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 指导日常护理
“公众号是一个很好的科普医药知识、指导日常护理的途径,这个公众号开始运营后,发现其很有成效。一些临床的常见病,我也会询问病人,有没有按照公众号的宣传内容和日常注意事项去做,家属回答我们是按其所说的去做的。”
  • 探讨学术理论
在“朝霞幼语”公众号的“趣读中医”“学术园地”版块,队员们阅读了有关常用中药的有趣故事与应用技巧,也对赵老师用以指导临床的“运脾”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我觉得做这个公众号,对我们来说是完全公益性的,是把专业性科普性融为一体,适合我们临床的家长、患儿还有实习医师以及我们的临床医师的。”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赵霞老师在汪受传教授江育仁教授的三大理论基础上,提出运脾消积的重要性,并研制了一系列药物,作为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使用。
1、汪受传教授:伏风理论、调气理论
     “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举例,对于其中医药治疗,我实际上是传承了我的博士生导师——全国名中医、国家教学名师汪受传教授提出的伏风理论调气理论。在传承汪老以及古人的一些理论的基础上,我自己又提出哮喘发作重降气理论和‘儿童过敏性鼻炎要从邪郁来论治’。”
2、江育仁教授:运脾理论
     “在脾胃病的中医药诊治方面,我传承了我们现代中医儿科的创始人江育仁教授提出的运脾理论。他提出“脾气贵在运不在补”,这也是现在我们中医儿科医生们高度认可、惯为运用的理论。”
3、赵霞教授:运脾消积
     “基于这样的一些传承,我研制了小儿降气平哮合剂小儿鼻敏通窍合剂。” 平哮合剂,具有祛风化痰,开肺泄浊,降逆平喘的功效。 鼻敏合剂,具温补肺肾,祛邪脱敏的功效。
     “在传承江老的理论的基础上,我认为运脾消积非常重要,研制了小儿消积通便颗粒。” 该制剂具消积运脾,清润通便的功效。临床适用于小儿乳食积滞,或积滞日久化热所致的便秘。
     “这些品种都作为江苏省中医院的院内制剂协定处方在运用。”
 
中医学子·文化自信
 赵霞老师强调,中医学子一定要有中医自信,并且指出这种自信来源于临床疗效与临床研究的相互结合。
1、中医自信
     “我一直强调:说到文化自信。落实到中医人身上就是一定要有中医自信。我在开学给大家的专业思想教育课上,包括给一些专业同学上专业导论的时候,特别强调中医自信。学中医的人,首先要有中医自信,你才可能学好中医。”
2、临床疗效
     “中医的自信实际上是来源于临床的疗效。临床的疗效好,病人都能看好,你就有自信,病人对中医也会有自信,社会大众对中医也会有自信。”
     “我觉得临床肯定是最基本的,要踏踏实实地把临床看好。临床医生首先是要为广大的患者服务。看好病,这是最重要的。”
3、临床研究
     “我认为临床研究很重要,我们的研究不能脱离临床。为做研究而去做研究,最后你的研究结果,如果说对临床、对生产力、对社会进步没有作用,这样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研究。所以我觉得中医的研究一定要和临床结合起来,并且是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不能脱离中医的理论去谈研究。”
 
心得体会
黄熙媛·心得体会:
与赵老师访谈,悟大医之德,解科研之谜。作为当代医学生,仅承过往是远不足以行至更远,而赵老师以自身丰富经验,为我们展现了一条医、教、研三合一的医学精进之路。临床之磨砺、教学之相长、科研之寻觅,此三者,成就如今令人敬慕的赵老师,而我们后生从其中所得体悟,便是刻苦求学、不懈钻研,于临床实践中将自身所学运用,令科研造福大众、拯救病患。
 
夏广厦·心得体会:
     在与赵霞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一名医生对患者的关爱与责任,一名研究者对专业的精进与钻研,和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与殷切期待。赵老师重视临床,强调教学要和临床实践相联系、科研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而临床水平的精进也是成为精诚大医的基础,是中医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被赵老师的话语所感染,也感受到了作为中医人的使命与责任。本次实践,让我们从课本中走出来,真正聆听到了专业从业者的声音。
 
赵霞教授对中医学子的期望
“大医精诚,你要成为大医生,成为一个好医生,必然是要既要精又要诚。精,指的是医术要精湛;诚,指的是医德要高尚。所以我希望,我们这代年轻人,最后都能做一个合格医生,更希望你们中有不少同学能成为名医大家。因为等我们老了,身体的健康还需要同学们来给我们保驾护航。
 
作者:南中医薪火团 来源:薪火实践团“几许微光献沧澜”小分队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