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生态家园,助推发展之梦 ——长江经济调研团赴湖北省荆门市展开调研
时间:2023-08-27 关注:
总书记在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正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五大关系”,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为了探究流域内城市生态情况与2022年长江特大干旱后防旱措施,共筑绿色生态家园,河海大学商学院护水长江、筑梦苏鄂:长江经济调研团在8月9日实地走访了湖北省荆门市漳河湿地公园与荆门市沙洋县沈集镇雨林村。
水利工程,是地区生态恢复的守望者;加强水利建设,共圆美丽生态之梦。在漳河湿地公园内,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伍峰寨、漳河水库和鸡公尖大坝等建筑。其中,漳河水库是荆门市重要的水源地和水利工程,对于保障当地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具有重要意义。调研团队通过对漳河水库的水文测站、泄洪口、取水口等关键设施的进一步观察,以水库的运行情况、防洪措施以及生态保护工作为实践的主要探究点,与经验丰富的水库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交流,听取了他们对于水利工作的感想和建议。
根据实地调查走访与工作人员的介绍,实践团了解到,漳河水库在长江流域的水利防护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全国少有的集水库和灌区工程于一体的跨流域大型水利工程。为了及时有效的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近年来水库注重提高抗洪防旱能力,采取了包括加强泄洪设施建设、完善调度管理系统以及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在2022年的长江特大干旱中,作为特旱地区的荆门市遭到了近60年来最大的水源短缺威胁,此时漳河水库作为水源调节、抗旱调剂的水利枢纽,及时为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供应了大量水资源,最大限度缓解了干旱对于荆门市的影响。
而对于漳河湿地的生态恢复措施,工作人员表示,他们高度重视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在干旱后积极开展湿地恢复和植被保护工作。通过种植湿地植物、草坪等增加水库周边植被覆盖率的措施,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水质的净化能力。如今漳河晶莹如镜、水底云天的样子历历在目,实践团对此感悟良多,对于长江经济带生态发展的战略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随后,调研组深入荆门市各个乡镇,走访参观了村落农田,并与当地村民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对于荆门市2022年长江特大干旱的灾情有了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访谈中,村民纷纷表示,在面对干旱和自然灾害时,他们提前做好抗旱抗旱准备,采取了灌溉节水、合理用水管理等积极措施。同时,他们也加强了对农作物的科学管理和防灾措施,如加高护堤、加固房屋结构等,以应对自然灾害的威胁。
在灾后乡村生态的恢复建设方面,村民自发举行了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垃圾分类等活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活动中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自己做起,通过行动保护家园的绿水青山。实践团成员也被他们坚定的话语感染,更深刻地感悟到长江流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作者:赵芯 来源:河海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