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探寻黄河之源,共筑生态黄河---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3-08-28 关注: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上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深入了解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情况,进一步寻找当前黄河源生态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2023年7月30日,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队(上游组)随同黄河科考上游队奔赴青海省玛多县黄河源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抵达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
经过长途跋涉,实践队一行4人于30日中午抵达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黄河源园区位于号称“千湖之县”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玛多县境内,面积为1.91万km2,占玛多县总面积的78.01%。园区内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丰富,其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青藏高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全球处重要的战略地位。草地以高寒草甸为主,分布广,面积大,区系成分简单。境内河流众多,湖泊星罗棋布,大大小小胡泊数量已经达到 5000 多个,具有极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和径流汇集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保护园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免受侵扰,园区采取严格的措施:外来人员进出受到严格管控,未办理相关手续者全部禁止进入;园区入口设立生态保护宣传点,加大生态保护理念的宣传力度;园区内设立自动气象监测站用于实时监测园区内的气象状况;针对园区内退化的草场,管理局采用人工种植方式进行恢复。经过一系列措施的施行,园区内部水波荡漾、绿意盎然,野生动物悠然自得觅食,切实保障了黄河源头的生态环境质量。

实践队员接受生态宣传
 

实践队员考察黄河源园区气象监测站

实践队员考察园区内人工恢复草场情况
实践队通过实地考察发现,黄河源区草地退化问题依旧严重,冻融侵蚀、鼠害等现象频发,部分区域草被覆盖度低,植被稀疏,植株长势较差,草地上依旧存在“黑土坡”和“黑土滩”问题,草地水源涵养功能减弱。此外,实践队员还从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两个大的方面深入探讨了黄河源区草地退化和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相关科学问题。考察中,科考队康宏亮老师提到:“高原气候造就了黄河源头独特的草场景观和壮美景象;同时,鼠害是草场退化的主要因素,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遏制”。科考队王宁老师在黄河源扎陵湖和鄂陵湖连通段提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两湖面积的变化对于两湖之间的动态连通性影响以及其对于黄河源头生态的影响需要进行重点关注”。
通过对黄河源区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实践队员不仅详细了解到相关部门针对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所采取的生态管理、生态宣传和生态保护措施,而且也深刻认识到当前黄河源头保护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下一步,实践队将在专家老师指导下尽最大能力研究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此外,实践队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大黄河源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黄河源生态保护中。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黄河源头这片神奇的土地将继续绽放自然之美,传承中华文明之魂。
 

康宏亮老师为实践队讲解黄河源生态状况
 
王宁老师为实践队讲解黄河源水资源状况
 
供图供稿:刘海辉 刘振江
审核:杨东民 段少帅
 
作者:刘海辉,刘振江 来源: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队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