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7 月 3 日,一支充满热情与使命感的三下乡实践团队深入喀什市喀什古城,对当地传统民居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研究传统民居与乡村振兴关系的绝佳样本。
喀什古城,这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明珠,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它不仅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更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民居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乡村振兴,成为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实践团队在清晨的阳光中踏入喀什古城,古老的街道、斑驳的墙壁、精美的木雕门窗立刻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这些传统民居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团队成员们手持相机和笔记本,认真记录着每一处细节,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和诉求。
当地政府在推动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将原始建筑进行改造修缮,既保留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修复古老的房屋结构,加固墙体,更换老化的设施,同时注重保留传统的建筑元素,如木雕、砖雕、土坯墙等。这些修缮工作不仅使传统民居得以延续,更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改造过程中,政府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鼓励居民参与到规划和设计中来。许多居民积极响应,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共同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贡献力量。为了吸引游客,政府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了交通、水电、通讯等条件。同时,加强了对古城的宣传推广,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了喀什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随着传统民居的改造修缮和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喀什古城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游客们穿梭在狭窄的街道中,欣赏着古老的建筑,品尝着当地的美食,购买着特色的手工艺品。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许多居民纷纷开办起民宿、餐厅、商店等,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实践团队在考察过程中还深入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变化。一位经营民宿的居民表示:“以前我们的房子破旧不堪,生活条件也不好。现在政府帮我们修缮了房子,游客也多了起来,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另一位在古城内售卖手工艺品的居民也感慨道:“旅游业的发展让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品有了更多的市场,我们的手艺也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然而,在传统民居保护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些问题仍然需要关注和解决。例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避免过度商业化对传统文化的侵蚀;如何加强对传统民居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长期保存;如何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等。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队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居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团队建议加强对旅游开发的规划和引导,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健全传统民居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大对居民的培训和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让他们更好地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民居保护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表示,将把在喀什古城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学校,进一步加强宣传和研究,为推动传统民居保护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统民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的根和魂。喀什古城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相信在政府、社会各界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民居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也将早日实现。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古老村落和传统民居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保护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