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重走朱熹讲学路,同上一堂思政课丨体育学院“体悟兴村 育践振心”暑期“三下乡”实践团纪实

时间:2024-07-11     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朱子文化传承发展,他指出,我们不仅要让朱子文化“活”起来,而且“热”起来。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廉洁纪律”学习走深走实和永葆清廉本色,培养青少年一步一个脚印,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在求学、求知、求真路上克服困难、历练品质、增长才干。7月9日,实践团带领小朋友们来到儒家思想和理学文化孕育地——白云岩。
           
  白云岩,东邻观音山,西毗鱼嘴岩,南靠双第山,北望云洞岩,是唐虔诚禅师卓锡之地,更因为朱熹曾在此传道授业解惑而声名在外。在灵气弥漫的林间,遥想800多年前的暮春初夏,朱熹背负着孝宗皇帝赋予的使命来到这个当时以文明蛮荒而著名的地方。朱熹除大半生一心传道授徒、著书立学外,在从政为官的岁月里,一直以身作则,清廉执政,对贪腐嫉恶如仇。从白云山顶到九龙江畔,他将“笃意学校,力倡儒学”作为改革漳州“俗未知礼”的方略,在漳兴教育才、整饬吏治、体恤民情、移风易俗、刊刻“四书”,给漳州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先进理念,推动了儒家文化在漳州的传播,为漳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留下深厚的根基。漳州从此成为朱子一生中治学理政的重要一站。
  从白云岩山脚到紫阳书院距离4000余米,高400米有余,实践团和小朋友们顶着骄阳、不畏艰辛重走朱熹讲学之路,感受圣人先贤的“朱子知漳,紫阳过化”风采。
           
  跟随古寺主持的视角、循着朱文公的足迹、沿着白云岩山脚,看到坪埔的悬崖上一块巨石刻有两个醒目的红色汉字“何有”,便是“何有石”。相传有名叫何有的学生,听课过于入迷,不知不觉坐到这块石头,听完课才如梦初醒,石头后面是大悬崖,不小心掉落便是粉身碎骨,正是有何有这样求学若渴的年轻人,才使得“紫阳过化”能够顺利进行。“何有石”教导着我们要有谦虚乐学的精神,鼓励我们要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
  循着朱熹讲学路,映入实践团眼帘的便是百草亭。亭中立有一石碑,上刻“紫阳夫子解经处”七个大字,朱熹手捧经书的石雕像,庄严又祥和。仿佛在教导我们:“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
       
  走进紫阳书院,是朱熹迎风而立,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大笔一挥的豪言壮志,“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短短的二十个二字,却把古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具备的品质说的明白易晓。习近平总书记曾巧妙引用该对联,将一代理学大师的精神追求化用为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在一次座谈会,曾盛赞“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并语重心长地勉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恍惚间,我们看到朱熹那除大半生一心传道授徒、著书立学外,志存高远心系天下的形象。
  对于实践团,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大儒朱熹的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次求知的路程让我们更懂得: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朱子思想“立志、克己、内省、涵养、格物致知”也将成为实践团今后的人生信条。

团队名称: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悟兴村 育践振心”暑期“三下乡”实践团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作者:庄浦祥 李瑶 翁国亮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三下乡活动推荐
  • 寻时光红色印记,探英烈六馆一心|“三下乡”活动红色寻记,恰拾新忆
  • 讲好国通语,共建和谐村
  • 7月11日,“共筑乡村民族情,同心益路新篇章”国语教育实践团成员在喀什市荒地乡园艺场村书记的带领
  • 三下乡活动 07-12
  • 走访调研石室村,“玉”见发展在乡田
  • 传承红色基因,绘织民族华章
  • 传承红色基因,绘织民族华章
  • 2024年7月11日上午,在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塔里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胡杨学子社会实践宣讲团
  • 三下乡活动 07-12
  • 重庆幼儿师专康养学院“三下乡”团队开展“牵手夕阳红,温暖老人心”主题实践活动
  • 悠悠茶韵香,暖暖闽南情
  • 悠悠茶韵香,暖暖闽南情
  • 2024年7月10日,为了解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传统茶文化,宣传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白芽奇兰”茶,福建农
  • 三下乡活动 07-12
  • 重返千年古地,再现“汪李之别”:合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寻韵桃花潭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