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昂扬中国梦,弘扬中药魂,推广中医药文化势在必行,意义非凡。以缕缕药香沁润乡野田间,以青春之姿书写新时代篇章。适逢中医药文化服务月,为了进一步推广中医药相关文化,在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团委和药学院(中药学院)党总支的统筹与支持下,开州向“药”生“花”志愿服务队前往重庆市开州区铁桥镇开展了一系列以“药香传千里,中医福万民”的中医药特色文化服务活动。
图为服务队成员合影
岐黄青年巧手制香囊,金沙稚童欢颜嗅芬芳 7月8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中药学院)开州向“药”生“花”志愿服务队赴铁桥镇金沙村,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室专门为当地小朋友们举办了一场中草药知识讲堂,引导小朋友们认识常见的中药材,学习药材名称的读写方法,并教授他们制作中草药香囊的技艺。此次活动的宗旨在于深入传授岐黄文化的核心要义,让小朋友们在学习旅程中体验岐黄之术历经千年的深厚底蕴,在药草的芬芳中品味中医药的无穷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讲解药材
乡野讲堂,沁润童年。志愿者在讲堂上向小朋友们介绍中药材,展示在当地收集的中药材样品,解释其种植、采摘、炮制等过程,并精心制作了配有生动图片和详细文字说明的学习卡片,采用图文并茂方式教小朋友们识别中草药材,一笔一划教小朋友们写中药材的名称,让小朋友们轻松掌握了十余种常见中草药的读写。
图为小朋友展示自己制作的香囊
中草药香囊,作为中医传统“衣冠疗法”的一环,内含的中草药成分和独特香气,悬挂或佩戴后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有助于舒缓情绪、促进睡眠,并增强人体免疫力。此外,它还具有杀灭病菌、防止蚊虫叮咬,并预防疾病等多种功效。志愿服务队研发了十余种防蚊驱虫的香囊配方,指导小朋友们了解中草药效用特性,并教他们制作中草药香囊。
亿世村中观药圃,中药材里悟传承 7月9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中药学院)开州向“药”生“花”志愿服务队赴铁桥镇亿世村参观春玲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学习不同中药材的栽培技术、采摘时节和功效作用,以及其采摘与炮制方法;了解中药材的仓储方式与运输保管要求,以及各类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与销售渠道;亲身参与劳作,感受耕耘的快乐和付出的价值,领悟奋斗的意义,体会努力带来的喜悦与满足。
图为志愿者对李贤春的专访
开州区地处长江三峡库区核心区,日照和雨水比较充足,气候条件优越,药用资源丰富,药材品质优良,被列为全市中药材重点生产基地,享有“三峡中草药宝库”美誉。铁桥镇亿世村村主任李贤春抓住机遇,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国家号召,以身力行带动全村人民共同发展,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他不仅是当地中药材种植大户,也是医生出身,还有着四十多年的“牧蜂”经历。近年来,李贤春借助乡村振兴带来的契机,流转300多亩土地发展沃柑产业、套种中药材,带着乡亲们共同增收致富。“让家家户户的腰包鼓起来,这是我追求的终极梦想。”李贤春信心十足。
图为李贤春在药材冷藏库为志愿者讲解中药材的储存知识
李贤春热情邀请志愿者团队共同前往药材冷藏库进行参观。仓库内存储了种类繁多的中药材,诸如黄柏、玄参、茯苓、菊花等,这些药材大多是他从其他各地药农手中精心挑选并收购的,经过严格的加工炮制流程,确保药材的纯正和疗效,为医院、药房等机构提供专业、优质的中药材供应服务。
图为李贤春带领志愿者参观中药材种植地
亿世村春玲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主要种植了百部、黄精、半夏等中药材。李贤春表示,他在面对前人经营不善、遗留的复杂局面时,深入总结经验教训,并多次对种植方法进行了精细化的改进与创新,从而成功地为中药材种植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长达四年的不懈努力,李贤春从最初仅种植百部、黄精、半夏等少数几种中药材开始,逐步发展成为亿世村首屈一指的中药材种植大户。
图为志愿者帮助药农填埋被雨水冲刷裸露出来的百部
李贤春率领志愿者团队前往药田进行实地参观。由于近期降雨量异常增加,部分百部药材因雨水冲刷而露出地面,面对这一状况,志愿者们迅速行动,主动与药田工人协作,对裸露的药材进行了妥善的填埋处理。李贤春在随后的介绍中提到,他们根据百部的生长特点,精心制定了田间管理方案,并采用了间作套种技术,目前百部的生长态势良好。他预计,即使按照明年市场的最低价格两元一斤进行销售,也能实现数千万元的经济收益。
图为志愿者与李贤春一家的合影
缕缕药香村头绕,滴滴真情谱新篇。本次“药香传千里,中医福万民”中医药文化特色服务活动,潜移默化在每个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草药知识讲堂,小朋友们提升了对于中草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一声声积极的回答饱含了小朋友们对中药材知识渴求与希冀;拜访中药材种植基地,志愿者们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次次主动参与劳作彰显了中医药文化传承的蓬勃希望!中医药文化的有效传承,不仅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伟大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药之传承,乃当下之重任,其益处将绵延千秋,非短暂时光所能成就。新时代好青年当稳扎稳打,踏实走好中药传承的每一步,方能在前行的道路上稳健而持久,为新时代的征程上,铸就中医药文化之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