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辈,弘扬红色血脉,传承兵团精神
2024年7月18日,为响应石河子大学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在秦新燕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周总理纪念碑、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开展一场别具意义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次活动来增进同学们对伟人的革命事迹和军垦文化的了解,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
清晨,阳光洒满大地,团队首先来到了庄严肃穆的周总理纪念馆。在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前,团队成员整齐列队,手捧鲜花,缓缓走向纪念碑,将一束束鲜花轻轻放在碑前,以表达对周总理的无限敬仰与深切怀念。随后,全体成员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了这一刻的庄重与神圣。

(图为团队成员在周总理纪念碑前合影 卢礼建 供图)
接着,在秦新燕副教授的引领下,团队步入周总理纪念馆。秦老师以其渊博的知识和深情的讲述,将周总理的生平事迹、卓越贡献以及他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娓娓道来。团队成员们听得入神,不时点头,心中充满了对先辈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憧憬。

(图为秦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解周总理事迹 李红 供图)
离开周总理纪念馆,团队接着乘车前往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博物馆前,一座王震将军的雕像巍峨矗立,他目光坚毅,仿佛仍在凝视着这片他为之奋斗过的土地。团队成员们纷纷上前瞻仰雕像,并在其前合影留念,以此表达对王震将军及所有军垦先辈的崇高敬意。

(图为团队成员在王震将军雕像前的合影 王志 供图)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深入博物馆内部,开始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博物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无不诉说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那段艰苦卓绝而又辉煌灿烂的岁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内展示的“百衲衣”——一件来自老军垦战士王德明的军大衣,上面密密麻麻地缝补着296块各色补丁,它不仅见证了老一辈军垦人战天斗地的坚韧与乐观,更成为了军垦精神的实物载体。

(图为来自老军垦战士王德明的军大衣 李红 供图)
此外,博物馆还通过复原的地窝子、展示的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图片等,生动再现了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壮丽画卷。这些女兵们,巾帼不让须眉,以她们的青春和热血,为新疆的发展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们的故事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团队成员。

(图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代女拖拉机手 曲家灏 供图)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周总理的伟大事迹、军垦文化和兵团精神的深刻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未来会更加坚定地选择边疆、扎根边疆、奉献边疆。他们将把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新时代的兵团篇章,为新疆的繁荣稳定和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