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寻觅寿县红色密码,探索乡村基层治理”文化艺术服务团一行八人在团队指导老师王小燕的带领下,到小甸镇杨圩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杨圩村村委会,团队成员与杨圩村党总支书记徐张强进行了交流。徐张强围绕杨圩村的地理位置、人口结构、人均经济收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几个方面介绍了杨圩村的基本情况,重点讲述了杨圩村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以“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为主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这也是杨圩村在乡村振兴工作道路上的基础、关键和前提。

下午,团队成员深入村民家中,通过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了解村民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体经济政策的看法,考察村民生产生活状况与乡村振兴的成果。通过交谈,团队成员了解到许多村民对目前的生活状况很满意,对国家的政策和党的领导也很感激。

随后,在党员活动中心,团队成员以第一面党旗纪念碑、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淮上中学补习社等寿县知名红色旅游资源为载体,为党员干部们宣讲了寿县的红色文化。同时,还介绍了皖北烈士陵园、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板桥集战斗纪念馆等亳州的红色文化,用幻灯片放映的形式,直观的展现了亳州红色文化的历史沉淀。团队成员与党员干部们共同观看了爱国电影《建党伟业》的片段。已有50年党龄的同志田多江表示,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理当珍惜当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最后,团队成员从入党动机、人生经历等问题出发,对四位退伍的老党员进行了采访。老党员们分享了自己在部队里的生活经历与人生感悟,为新青年的茁壮成长提供了重要启示。
撰稿人:任皖婷
撰稿日期:2023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