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归园田居模式观察团社会实践队来到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塔格拉克村进行旅游目的地居民满意度视角下塔村美丽乡村建设调研,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回望新中国七十多年壮阔征程,乡村村容村貌映射着国人卫生习惯的改变,影响着亿万群众的生活,关系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全局。“美丽乡村建设”所承载的意义,要比人们想象中的更宽广。不仅要关注民生,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要懂得美丽乡村承载的文明发展的符号,要让每一个平凡者都能获得最基本的保障。

图为塔格拉克村外观 归园田居模式观察团成员 宋安琪 摄
我们刚走进塔村,就发现这个村落里常居人口多为老人和儿童,年轻人都走出去打工,村民美丽乡村意识也都普遍不高。所以我们的实践活动,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可以改善他们的人居环境,还可以促进当地宜居乡村的发展。于是我认识到对其挨家挨户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满意度评估调研尤为重要。我深切感受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要发挥出农民主体作用,还要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在指导老师及其当地居民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塔村。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一方面记录塔村现有村容村貌情况,另一方面挨家挨户为当地居民做相关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宣传过程中我发现对于村民我们的激情与耐心非常重要,只有让村民感受到我们是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的,他们就会很亲切的配合我们。我们的工作也很顺利的开展。这里也使我真实感受到民风的自然与淳朴,同时我也更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塔村的建设出一份力。而我们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推进这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能够让我们实践队成员更深刻的了解到农村现代化的程度,了解到村民群众幸福感在乡村振兴的政策下是否有了提升。通过调研,实践团队发现美丽乡村建设本是一个民生问题,但是总书记把它的建设和改造视为是一场革命,既体现了人民领袖对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怀,又为全社会各个方面提高认识、齐心协力补齐民生领域存在的短板指明了方向。厕所是文明的尺度,也是国家发展的注脚。

图为塔格拉克村乡村街道景观 归园田居模式观察团成员 王兰 摄
在调研期间,我们也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小队中难免会有外省的同学听不懂村民的本地方言,这就需要团队之间默契的分工合作,本地的同学负责交流调研,其他的同学来负责拍照记录和调研记录。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会主动的协同其他人的工作,主动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与有经验的同学交流,他们会教我如何去与村民沟通交流,与经验丰富的同学交流可以学习沟通技巧,与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交流可以更清楚更全面的认识到村落中的具体情况,与企业的专业人士交流更是可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图为实践队员向当地居民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归园田居模式观察团成员 赵芙 摄
中国在改变乡村,正在振兴的乡村也在改变着中国。我们做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彻底解决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问题。通过调研我发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若干问题。怎么样才能使乡村生态可循环发展?怎样才能利用好乡土资源?这些都是我们还需要解决的。乡村振兴依旧任重而道远,只有我们成长的更加强大,才能为乡村的未来做出更大的改变!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归园田居模式观察团队员 代必炜 摄
塔格拉克村村的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通过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让农村基层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发生了大变化。实践过程中我收获颇多,反思良多。经过几天的调研与考察,我们不仅初步了解了塔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同时也了解到村民的生活状况。让我们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在书本中无法学到的社会经验。只有真正的做到实地走访,我们才会明白“将知识践行在祖国大地上”,乡村振兴的过程是冒号而不是句号!(通讯员 渠修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