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电(通讯员 王可新)为了进一步了解种质资源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重视种子保护的意识,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不忘初心,精于专业”赴威海实践服务团在园艺学院专业指导教师陈旭,学术指导老师任怡然、贾越的带领下于7月3日来到了威海市农科院种质资源库进行参观。通过参观种质资源库和田间学习,了解我国现在的种质资源发展状况和智慧农业的实际发展。
上午,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于生物楼N306举行了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海涛进行了重要讲话,他指出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其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此外他还特地强调了安全活动问题,并向实践团表达了期望与祝福。最后实践团全体学生宣誓奔赴威海。

(图为实践团合影。通讯员 吴源朋 供图)
下午,实践团在陈旭、任怡然、贾越的带领下来到了山东省农科院威海分院的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库负责人尉继强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他带领实践团参观了昆虫库并讲解了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目前使用的是恒温保存法,尉继强说这种方法保存的种子可放置长达八年之久。随后向大家展示了种质资源库的植物,这里种植了一些蓝莓,但这些蓝莓普遍结果不好,他指出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通风条件不够,二是缺少昆虫等媒介的传粉。尉继强介绍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种质资源库的主题,种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种子安全与质量问题,贾越补充指出,2010年《名古屋议定书》的签订使种子的引进更加繁琐,目前国家在山东、河南等地建立了一些种质资源库。威海种质资源库分为十二个区域,尉继强对威海当地的自然环境情况和种质资源做了一系列的介绍,提到近年来威海的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酸化现象严重,威海农场的土壤PH值大概在6左右;
随后,他带领实践团参观了种质库的优良品种和科研成果,指出威海当地西洋参、无花果、大姜、蓝莓、葡萄等12种经济作物的种植比较多,另外,尉继强介绍到威海种质资源库重视国际交流,与日本韩国有着深入的合作交流。在介绍作物种子时,他展示了超甜玉米和普通玉米的种子,指出超甜玉米因内容物少而不易发芽。在种子展柜,队员向他提问这些种子为什么是彩色的,他解释道这些种子都是被拌种剂处理过的,拌种剂中加了杀菌剂或者杀虫剂,从而使种子呈现彩色。
尉继强参与了威海17和威海308的育种工作,他指出现在的育种工作较他刚参加工作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只需把任务分给工人让他们去协助工作进行,而之前从种植到科研都需要亲历亲为。参观完整个种质资源库,与队员交流中他提到,他从毕业坚持到现在,一直扎根基层,扎扎实实干农业,不要计较个人荣誉得失。尉继强说未来的农业发展依靠每一位同学的努力与付出,现在没有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工作,未来的重任是同学们的,他希望同学们毕业后也投身农业,扎根田地,为农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尉继强向实践团介绍威海优良品种。通讯员 吴源朋 供图)
最后,在陈旭、任怡然、贾越的带领下实践团进入农场参观,让实践团近距离参观农场作物和农业机械,贾越向大家介绍了农场里的一些植物和一些农业设施,队员们对于果树套袋的提问,贾越他解释道果树套袋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过时的外观品质,即“保形”,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虫子对果实的伤害,但同时套袋后也会影响果实的光泽。
通过参观种质资源库和田间学习,了解我国现在的种质资源发展状况和智慧农业的实际发展,对实践团学习农业专业知识,实践服务社会有重要作用。